8月9日,中央纪委发布开除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党籍的决定中提到被打击报复者的名字——郭光允,这在省部级干部违纪通报中尚属首次。
等待了8年的公正
从8月9日下午4时开始,61岁的石家庄市建委退休干部郭光允家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电话里,人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老郭,祝贺你,你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闻听此言,郭光允泪水夺眶而出,这个公正,他等待了8年。
当天中央纪委开除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党籍的决定中郑重地提到郭光允的名字——对郭光允的打击报复是程维高严重违纪的5项内容之一。
而在此前,郭光允因不断检举程维高的问题而被戴上“诽谤省里主要领导”的罪名,一戴就是8年。
出身贫寒的郭光允1961年考上上海同济大学,1966年毕业,但没几个月就被定为“反‘文化大革命’”,下放劳动4年11个月,后来因为出身好被分到湖北荆州的建设局工作。1973年调到石家庄建委工作,又因为举报程维高的问题而被开除党籍,劳教2年。
从郭光允第一次写匿名信反映程维高违纪问题的1995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一个石家庄建委的科级干部和一个省级领导在违纪和腐败问题上的较量也持续了8年。
“我不攀高官”
1990年,程维高从河南调河北担任省长。给程维高装修住房的是南京二建的人,房子装修了两个月。
郭光允时任石家庄市建委工程处处长,当时南京二建的经理辗转找到郭,发现他们是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的校友。
于是,这个校友先后5次提出要把郭光允介绍给程维高,让两人拉上关系。当然,如果这样,郭光允的仕途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郭光允一直没有答应去高攀程维高,于是南京二建的人转而又为时任石家市建委主任的李山林(已被判刑)牵线搭桥,李山林顺势而上,攀上程维高。
自此,李山林胆子更大,捞取各种工程好处也就越发明目张胆。而且有人几次看见程维高的秘书李真亲自到建委找李山林谈工程的事。
“李山林为什么这样猖狂,就是因为他觉得有程维高、李真这样的后台撑腰。据说,程维高曾经还‘表扬’李山林,能把市里的工程批给南京二建做,说明他思想开放,支持李山林这么干。”
正直的郭光允通过种种渠道反映李山林的问题,最初并没有人真正重视。有一次,当郭光允将一封揭发李山林问题的信送到分管建委工作的副市长手中的时候,那个副市长看都没看就扔到废纸篓里去了。
没有靠山的抗争
此后,群众议论纷纷的李山林不仅没有受到查处,反而不断受到重用,使郭光允意识到他和李山林之间的较量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1994年,郭光允忍不住专门写信给程维高,反映李山林不会干工作,到处捞好处,给国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为什么还要重用他?那时候,他相信李山林欺骗了程维高,为此劝程维高不要相信和重用李山林这样的人。
1995年,因为李山林的缘故,石家庄建筑市场的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南京二建凭借和程维高的特殊关系、李山林的支持获得了大量的工程。
郭光允不得不重新考虑:纵容李山林的,就是当时的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
举报信激怒了程维高
1995年8月17日,在亲自进行了一些调查后,郭光允准备直接写信给中央,主要内容是根据群众反映,程维高、李山林是破坏石家庄工程市场的罪魁祸首,他详细列举了石家庄存在腐败问题的建筑工程的名单和有关情况。
作为一个基层干部,郭光允显然不可能知道程维高存在的更多更深的问题,信中并没有提及程维高的任何经济问题。信写好后,郭光允将信拿到街上用电脑打印后匿名寄出,还有一份寄给了省检察院。但这封信,不知什么原因最后被交到程维高手里。
郭光允谈到这封后来惹出很多事端的信时说:“我写这些时非常慎重,我是如实举报的。”
一位老干部回忆,程维高得知有人向中央告状,非常恼火,在一次召开的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曾经说,谁要反对我我就整谁。
郭光允成了要整的重点对象。
“1995年11月21日下午5点,”郭光允依然清晰地记得他被抓进看守所的确切时间,“那天,市建委的纪委书记打电话来让我去建委一下,说是要给我落实政策。刚上楼,就被人围住。结果被关进看守所了。”第二天,郭光允的家人收到了一份犯罪嫌疑人的收审通知书。
看守所对郭光允封闭一切消息,而且天天对他提审。
提审的主要问题是:匿名信是不是他写的?反程维高集团有没有后台和同伙?
“我也没有绝望,反而开始还乐观,因为我没犯罪,我举报问题非常慎重,我既没有造谣也没有诽谤,我觉得有出头之日。”
郭光允“坚强”了一个月就扛不住了。“提审天天搞,动不动就拍桌子打板凳吓唬我。我身体不好,后来连续两次发高烧,每次持续20多天,发烧期间还提审,浑身冻得不行,要穿两件军大衣。有时候提审的人见我不说,还会突然叫:‘郭光允你站起来!把大衣脱掉!’那个难受劲儿啊……”
郭光允只有在回忆这段日子的情景时,才惟一一次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最后实在顶不住了,人在觉得快死的时候,求生的欲望真是非常强烈。在进去后一个多月的一天上午,我不得不承认写了匿名信。”
连家人都受牵连
当时,因为对程维高有意见或者反映了问题受到调查的还不止郭光允。与此同时,郭光允的家里人也频繁受到调查,很多人都不敢再和他们接触。
“后来我才听说,材料整出来后,程维高授意要以诽谤罪判我几年,但是法院研究了材料,觉得不构成犯罪,没有办。”但到1996年1月,郭光允结束了在看守所的日子,有关部门以“投寄匿名信,诽谤省主要领导”的名义将其劳教两年。但劳教决定书一直没有交给家属。
因为年纪大了,郭光允在劳教所里的工作主要是抄黑板报和浇花。从被抓进看守所到进了劳教所,3个多月过去了,老伴才被允许见上他一面。老伴和儿媳妇第一次去劳教所看他,才发现郭光允3个月没洗过澡洗过脚,连袜子都粘在脚上了,撕都撕不下来。当天下午,老伴和儿媳妇用保温桶装了些热水,遮遮掩掩地带进劳教所,含着眼泪给他擦脚,袜子都撕成一片一片的,脚上都起了泡。
郭光允被转成劳教过后又被宣布开除党籍。但在决定书上签字的时候,郭光允签了不同意,并且写了一段话,借此机会继续反映程维高的违纪问题。
牢狱之灾后,郭光允不仅没有就此罢手,反而更频繁地向中纪委反映程维高的问题。出了劳教所以后,郭光允更多的是以实名的方式连续不断地举报和反映程维高的问题和自己的冤案。这时候对程维高,他的举报内容除了程维高纵容身边人员腐败外,就是其用人不当的问题。这些信都是用他自己和老伴两个人联名的形式发出的。“不是说劳教之后我就害怕了,绝望了,虽然程维高当时还是省委书记,但我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虽然老伴心疼他的遭遇,但从来没有因郭光允的所作所为埋怨过他,就觉得这是他本性为人正直,处世不圆滑,认理较真的必然。
一波三折的平反
郭光允的遭遇引起了一些领导和老同志的关注和干预。1999年,中央三讲巡视组到河北。“一个老干部在座谈会上提及了郭光允的冤案,认为这个冤案和程维高有关,引起了巡视组的重视。这个事情传到程维高的耳朵里,他以攻为守,对巡视组说:‘这次三讲不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三讲巡视组负责人阴法唐回忆说。程维高的霸道作风给巡视组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们巡视组过去对程维高不是很了解,只是感觉到河北省问题比较复杂和他的领导有关,大家对他的工作作风也有议论,但当时也没有发现程维高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包括程维高利用职权对郭光允打击报复等问题是以后才逐渐突显出来的。”
阴法唐还透露,郭光允冤案的形成和迟迟不能解决,与程维高有直接的关系。中纪委的领导曾经几次批示解决,河北都顶住不办。在程维高的阻挠和压力下,尽管很多老干部都为郭光允打抱不平,阴法唐也核实了大量情况,做了大量工作,但问题的解决还是一波三折。
但郭光允的问题和他反映的问题都逐渐得到中纪委的重视。中纪委的人员还在2000年4月,花了5个半天的时间专门听取郭光允反映各种问题。
在上级组织干预和老干部呼吁下,就在这一年,组织上对郭光允宣布,劳动教养的决定取消,恢复党籍,但仍给予党内警告的处分。郭光允对此仍然不服,继续不停申诉。
随后,河北一系列腐败大案逐渐浮出水面。程维高的前后两任秘书吴庆伍、李真,石家庄市建委主任李山林先后落网并被重判,石家庄市市长张二辰也因李真案判刑。
“我不是什么反腐英雄”
2003年2月13日,郭光允终于迎来了石家庄市委机关工委的两个同志,他们对郭光允说,代表省委、市委,代表党组织正式向郭光允道歉,以前郭光允的问题是搞错了,予以纠正。
半年之后,一件令人意外的事令郭光允觉得格外欣慰,8月9日,中央公布程维高违纪问题的结论,其中着重提及了郭光允,“如实”两个字使郭光允因此获得了一种特别意义的彻底平反。
阴法唐对郭光允评价很高:“敢于向上反映程维高这样的人物的问题是不简单的,是要有很大勇气的,更何况他反映的问题是对的。在遭受了打击报复以后,还一直不停,可以说确实是反腐败的一个典型人物。”
“有人说我是河北的反腐英雄,我不是。我只是在河北的反腐进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8年的人生代价也许太大了,但我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就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我别无选择!”郭光允反思自己8年反腐经历,百感交集。
程维高简历
1933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
195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
1983年至1984年任中共常州市委书记。
1984年至1987年任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
1988年至1990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省长。
1990年7月至1993年1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
1991年4月至1993年5月任河北省省长。
1993年1月至1998年10月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1998年1月在河北省九届人大会议上当选为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