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请君赏绿到“花都”——鄢陵县发展生态旅游纪实

摘要:

    第三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开幕之际,笔者走访“花都”鄢陵,最深的感触是:鄢陵人瞄准了争创河南“优秀旅游强县”和争当许昌旅游业龙头的目标,正以大手笔书写着发展生态旅游的新篇章。

也有江南此景无

    进入鄢陵境内,国家花木博览园、万亩花卉生态旅游区、千年古柏甘罗墓、许由寨、樱桃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陈化店茶楼一条街、赏荷区、红枣林等一批特色景区景点周边,昔日杂乱无章的景象已消失。徜徉于树绿花红、鸟鸣气清的平原森林,尽可呼吸这天然氧吧里的纯净空气。
引自数百里外的黄河水,使县域内的大小河流波光粼粼,河里鱼鸭戏莲,不禁使人想起清代诗人汪琬“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的诗句。

    鄢陵人把自己的城市、村镇、工厂和田园,都当做旅游景点看待。在道路岔口,他们建起了休闲广场和绿地花园;在机关、厂区,他们栽上色彩缤纷的花草苗木;在道路两侧,他们铺设了美观的彩色地面砖。有墙的地方,他们拆墙透绿;闲置的地方,他们见缝插绿,半间房大小的空地,他们会在一夜之间把它变成蜂飞蝶舞的花坛。

    在众多游客眼中,一个“绿、亮、净、美、畅”的生态旅游大县,已见雏形。

背靠大树好乘凉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鄢陵县近两年迅速膨胀起来的30多万亩的花卉苗木,已经长成一棵难得的“产业大树”。背靠这棵“大树”,鄢陵发展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花卉生态旅游业,必定会占尽先机。

    鄢陵县四大班子领导强烈感到:以花卉产业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和花卉产业一样,是自己的强项和优势。生态旅游是鄢陵花木产业发展的后续,是县域经济立足特色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2年8月,鄢陵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大县的决定》,确定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鄢陵成为花卉园艺县、环境卫生县、生态旅游县,把鄢陵建成“北国花都”和郑州的后花园,使鄢陵成为花卉苗木世界、绿色艺术殿堂和生态旅游胜地。《决定》还把2003年确定为“鄢陵城建旅游年”。

    按照鄢陵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主题,全县各部门既各司其职,精心写好自己的章节,又密切配合,同心共唱旅游歌。计划财政部门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增加了,旅游开发的对外招商引资活跃起来了,具备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871平方公里的“花都”大地上,形成了“人人关心旅游、支持旅游,人人是旅游环境、是旅游形象”的浓厚氛围。

    今年7月份启建的集欧式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于一体的花都风情商业街,涉及拆迁户140家,堪称鄢陵城建史上的大动作。起初,有部分居民想不通,鄢陵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冒着酷暑,逐户宣讲城建旅游开发给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带来的实惠,使拆迁户对鄢陵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他们不合理的要求不提了,补偿费的多少不计较了。许多人说:“能为鄢陵旅游发展做贡献,俺情愿!”

“花都”打响旅游牌

    鄢陵县生态旅游近两年发展势头强劲,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高起点、高品位的及早谋划。

    早在2001年,县里就聘请省社科院等旅游科研单位编制了《鄢陵花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两年来,他们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突出特色、重点开发,加强管理、创建精品”的原则,借助市场手段,强力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现在,鄢陵已先后建成了以国家花木博览园为代表的一系列生态旅游景区景点,成功举办了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等一系列具有浓郁花乡风情的旅游活动,建成了以花都庄园为代表的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定点接待宾馆、饭店,组建起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导游服务队伍,建立了规范的旅游市场管理体制和经营秩序。

    已举办的两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一届更比一届火。仅2002年,鄢陵花卉生态旅游区就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200余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000多万元。鄢陵县旅游局的同志感慨地说:“参展客商看中鄢陵‘花木第一县’的名气,更看中这里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今年9月26日至10月31日将在鄢陵举办的第三届中原花博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已经把生态旅游写进了鄢陵县域经济发展的蓝图中。”

    “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腊梅冠天下”,说的是“花都”的名气;“江北花木数鄢陵,鄢陵花卉遍神州”,道的是“花都”的花事;“入目皆花影,处处尽芳菲”,夸的是“花都”的风情;“莺歌燕舞神仙地,览胜何须到他乡”,表的是“花都”的深邃。

    走进鄢陵,你就走进了花的世界、树的海洋、鸟的天堂;走进鄢陵,你就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请君赏绿到鄢陵!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