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襄城县“多轮驱动”全力实现经济建设新跨越

摘要:

    本报讯  紧抓经济不放松,大干一百天,力争到年底全县GDP增速达到14%—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30%,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这是襄城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襄城现场办公会精神,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新的动员令。


    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工业水平。该县开展了“上项目百日竞赛活动”,出台具体考核办法,严格考评;要求各单位年内都要论证储备2—3个高质量项目;明确领导干部在抓项目上的责任,把项目建设情况列入干部考核内容,形成抓项目、上项目的长效机制;对市委、市政府襄城现场办公会研究确定的重点项目和县里确定的其他项目,落实具体分包领导、承包单位和责任人,明确进度,夯死责任;投资100亿元的4×60万千瓦电厂项目,按照现场办公会要求的进度,11月底完成项目预可研报告和专家对预可研报告的评估,使之尽快纳入省“十一五”电源布点规划,督请投资方尽快订购设备,边建设边争取立项;2×5万千瓦火电厂项目,年底前争取开工建设。

    实施综合开发,巩固农业基础。该县利用农田腾茬时机,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引导农民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利用秋后农闲季节,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抓好退耕还林、世行贷款及淮防林建设项目,争取日本政府优惠贷款造林项目,植树700万株以上;加快颍汝干渠配套工程项目、北汝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大陈闸灌区续建配套及排水改造项目工作进度,使之早日发挥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强化基础建设,拉大城市框架。S329线城区段年内开工建设,年底首山大道北段完成主路基建设,泰安路、烟城路东拐街段、步行街、中心路东段全部建成通车;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加快经济园区建设步伐,提高园区对项目和资金的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引入经营城市理念,对台湾城重新高起点规划;汝河以南、G311线以西工业园区,年底前完成主要道路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具备企业进驻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搞好颍阳、王洛、麦岭、紫云4个小城镇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4个卫星镇为依托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