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魏都区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先后安置失业人员2400余人,走出了发展社区服务与推进社区再就业相结合的社区建设新路子。
加强社区服务项目建设,不断开发就业岗位。为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全区各社区开设了医疗康复、家政服务、理发、维修、餐饮等十大服务系列,累计发展社区服务网点824个,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而且使246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今年1—9月,他们又抓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机遇,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网点74个,为失业人员提供162个就业岗位。
抓好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再就业牵线搭桥。在充分挖掘社区内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各社区先后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职业中介机构,积极向社区内外的用人单位推荐劳动者。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区通过职业中介机构使近千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同时,为使失业人员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他们依托辖区内的技术培训学校、居民学校、科普教育机构等,对失业人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不少人利用所学技能,创立了自己的事业,过上了幸福生活。西大办事处居民张晓玲,从城市信用社贷款2万元,用所学的缝纫技能,办起了缝纫店,解决了全家3口人吃饭的问题,每月还有节余。
引导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就业。失业人员特别是在社区内就业的人员,由于邻里之间比较熟悉,普遍存在拉不下脸、放不下架子的心理。为此,各社区的居委会干部十分注重思想工作,通过登门走访等多种形式,积极帮助失业人员端正认识,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社会的竞争。目前,社区内的失业人员都能主动找社区居委会联系就业岗位,按照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相关信息,自主择业,自我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