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7日,是毛泽东主席视察长葛45周年纪念日。弹指间,40多年过去了,可时间并没有隔断人民群众的那份情感。
毛主席是贴近群众,重视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的典范。20世纪50年代,长葛开展深翻改土运动。为了尽快在全国推广这一经验,毛主席于当年5月17日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把长葛深翻土地的做法高度评价为“一大发明”。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刚结束,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的示意,全国改良土壤、农具改革现场会就在长葛召开了。8月7日,毛主席亲临长葛视察,并在田间详尽地询问了深翻土地与农业增产的情况,然后又兴致勃勃地观察了深翻改土后长出的庄稼。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毛主席随即在9月份视察大江南北时,向全国发出了“一定要把土地深翻好”的伟大号召。
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毛主席生前一再教导我们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而他自己就是这种优良作风的模范实践者。1958年8月7日他亲临长葛视察时,上身穿一件很破旧的白衬衣,下身穿一件严重褪色的银灰色裤子,脚穿一双起毛的深色皮鞋。当初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毛主席下乡专门挑选的普通便服,便于接近群众,可是据长期跟随主席的工作人员所写的回忆文章介绍,毛主席这双皮鞋从建国时穿起,一直穿了20多年;那件穿了多年的白色衬衣,肩领和袖口都磨破了,打上补丁仍继续穿。
毛主席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1958年的“大跃进”虽然是毛主席发动起来的,但对愈演愈烈的虚报、浮夸风,他在视察中一直持反对态度。8月7日,在宗寨村(现在的八七村)的玉米田里,当毛主席听到时任“五四”农业社党支部书记的赵宪章汇报玉米计划亩产两万斤时,他没有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而是根据每亩多少株,每株长多少棒等数据进行详细的核算,进而对赵宪章所虚报的计划产量否定。视察回程中,当毛主席听到吕炳光向他汇报全县玉米保证亩产1500斤、争取2000斤时,疑惑地发问:“能达到吗?”吕炳光表态说“一定能达到,保证丰收后到北京向主席报喜”。毛主席却慎重地回答说“拿到手才算数”。
毛主席是废寝忘食,忘我工作,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楷模。视察当天毛主席的举止就是一个缩影。1958年8月7日,毛主席头顶烈日,在30多度的高温下,从早上6时到中午12时许一直在“烟叶王国”——襄城县的烟田里视察,午餐在车上简单吃了点儿面食。13时,专列准时开进了和尚桥车站(后改为长葛车站)。陪同视察的时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吴芝圃为了照顾毛主席的身体,劝他午休,下午再视察,但被婉言谢绝了。当毛主席乘坐的吉普车行到宗寨田间的交叉路口时,发现路面被前一天的暴雨冲坏,吉普车无法通过,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王连安急忙下车对主席说:“我去叫人修修路。”毛主席连忙阻拦说:“不要找人了,不要给群众找麻烦,咱们下车走过去,步行比坐车看得更详细。”于是,毛主席在吴芝圃、吕炳光等的陪同下,沿着田间小道向田地中心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