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一颗明亮的星

——优秀青年演员常俊丽印象

摘要:

    近六年来,我先后看过常俊丽四次演出,这就是她主演的《杨靖宇》(饰宋铁华)、《杨三姐告状》(饰杨三姐)、《秦雪梅·观文》(饰秦雪梅)、《倒霉大叔的婚事》(饰魏淑兰),逐渐加深了对她的印象,也使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

    《杨靖宇》是1998年驻马店市豫剧团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的参赛剧目,此时常俊丽在这个剧团工作。我是大赛的评委之一,自然要认真看戏、评戏。当时常俊丽给我的印象是:个头儿适中,扮相俊丽,嗓音明亮,气度不俗,做戏精、气、神十足,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此次大赛中,她因比较生动地塑造了宋铁华这个人物,而荣获大奖。

    三年前看常俊丽演出《杨三姐告状》时,她已到许昌市豫剧团工作,此时俊丽随团在郑州公演。《杨三姐告状》本是评剧的名作,因为娱乐性强,属于通俗戏剧,老百姓喜欢,有较高的票房价值,许昌市豫剧团进行了移植,果然效果强烈。因为这出戏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曲折,容易引人入胜,特别是戏里的主角常俊丽、艾立等人的精彩表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几年不见,我感到常俊丽在表演艺术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去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山东菏泽举办全国“国花杯”戏曲演员大赛,常俊丽厉兵秣马,积极准备,以《秦雪梅·观文》一折参赛。这出戏是常俊丽拜师桑振君后由老师亲授的桑派名剧,早年我看过常香玉、闫立品等几位大家演出的《观文》,整场40多分钟,一唱到底,剧情平淡无奇,戏词比较高雅,是人包戏的角色,演唱起来十分吃功,如没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很难吸引观众。常、闫二位演这出戏,已经到了举重若轻的地步,听她们演唱,的确是美好的精神享受。上世纪60年代,桑振君老师演出此剧时,同样获得了上佳效果。桑振君的唱法另辟蹊径,独具一格,躲字、闪板都用得非常精巧,她塑造的秦雪梅,落落大方,温婉多情,颇具大家风范。常俊丽很聪慧,悟性高,她学到了老师的优长,再加上出众的自然条件,在“国花杯”大赛中一举夺得了金奖。

    今年4月初,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在江苏常州举行年会,从全国选调了八台久演不衰的现代戏到这座江南名城展演,许昌市豫剧团的优秀保留剧目《倒霉大叔的婚事》就是其中之一。

    由著名剧作家齐飞创作的《倒霉大叔的婚事》自1984年搬上舞台,仅许昌市豫剧团即演出了将近3000场。这出戏不仅使这个艺术表演团体日趋兴旺发达,成为该团的代表作,而且是每到一地常常出现的“打炮戏”。

    《倒霉大叔的婚事》在舞台上演出了20年,扮演魏淑兰的演员历经三任。实事求是地说,前两任魏淑兰的扮演者从舞台效果来说,是胜任的,也是相当精彩的。正因为如此,常俊丽面前便有一座需要跨越的艺术山峰,如果她从半山腰滚落下来,便会出现尴尬甚至惨烈的情况。让人欣慰的是,常俊丽扮演的魏淑兰,准确、含蓄,情感丰厚,余味深远,其表演的分寸感,显示出她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她能运用各种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常俊丽的唱腔委婉、甜美,韵味浓郁,如“紧走慢走四里半”、“一句话说出口如石激浪”等,都唱得情感饱满,优美动听,就是几处无唱无白的表演,也有强烈的效果。看完戏以后,我感到常俊丽扮演的魏淑兰不亚于她的前任。她是一颗正在升起的豫剧界的明亮之星!

    明代于谦诗云:“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这是说,书中的知识像源泉流水一样汲取不尽,又像东风里的红花绿柳,境界随时而新。对于戏曲表演艺术,道理也是如此,只有刻苦钻研,注意改革创新,才会与时俱进,日益提高。我相信,敏锐好学、正处于升腾阶段的艺术新星常俊丽,一定会继续努力登攀,必能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作者系中国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