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拥有工作不是梦

——2004年我市大学生就业聚焦

摘要:

    距离大学生毕业离校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3月份在许昌学院召开的双向选择洽谈会使大学校园里就业的气氛愈发浓烈。随便走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一不小心就能碰到三三两两边走路边谈论“找工作、用人单位、简历”的毕业生,投简历、应聘,几乎是部分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那么,目前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们的就业心态如何呢?近日,记者到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了走访。

    市人事局干部调配科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从总体看,目前大中专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毕业生在地区的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就业困难只是结构性的。今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二届,毕业生数量大,我们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通过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不断加强人才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给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今年3月份,我们以许昌学院为依托,举办了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各方反应很好,下半年还要举办这样的见面会。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对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政府将会从各方面给予优惠。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科室负责人王兆民一听到“大学生就业”几个字就激动起来:“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假,但如果找对路,就业形势也不像有些学生认为的那样严峻。市政府今年计划开发的就业岗位有4万多个,分别安排科技企业,档发、食品行业,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仅3月底就增加就业岗位16914个,适合大中专生工作的岗位是很多的。”

    “关键是很多学生对就业路数不清楚,找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王兆民脸上透露出掩饰不住的遗憾,“很多学生没有到我们这里登记的意识,在学校找不着工作就漂到南方去了,结果吃了不少苦头。其实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要大学生的好单位是很多的,但来登记的学生却比较少。只要是在这里登记的大学生,我们基本上都帮他们安排了满意的工作。”

    看来,今年我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像有些人说的“严峻到了可怕的地步”。

    许昌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立元告诉记者,许昌学院本届毕业生中,已签过就业协议并已上报学校的学生占30%,家庭或亲朋已为其找好就业单位只等毕业后去上班的占15%,全力以赴备战6月7日专升本考试的将近40%,还有15%的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处于观望状态。

    张立元说,许昌学院师范类专业较多,师范生就业牵涉到的编制问题使很多学生却步不前,部分公立学校因编制不够而遭到冷遇。虽然现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已有了很大的转变,但铁饭碗的观念依然在一些学生的思想里作怪,一部分学生,包括非师范类学生在内,向用人单位询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编制”,其实很多学生对编制并不了解,他们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只是一种盲从,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重的表现。实际上,国家改革劳动用工人事制度的改革已经有十几年了,铁饭碗早已不存在,人才使用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当今社会存在极大的变动性,不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情况,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最好是先就业后择业,在锻炼中求发展。

    在许昌学院英语系毕业班的女生宿舍里,来自3个寝室的8名女孩嘁嘁喳喳地向记者述说她们的情况。看到记者盯着宿舍中卷起铺盖的四张床流露出的惊诧目光,来自新乡的贝贝哈哈大笑,她说,她们宿舍现在只剩下她和另外一个女孩儿做“留守小姐”,另外4个女孩子要么在外找工作,要么已经到单位去了,她的家人也已在新乡帮她找好了工作。而来自另两个寝室的几个女孩子则说,她们寝室人员较齐,只有两三个学生在外面,留下的人要么工作已确定只等毕业,要么在准备专升本考试,因为她们认为先升本然后考研,一方面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就业压力最好的缓冲。被问及对专升本考试的信心时,几个女孩子头发一甩脸一扬:“破釜沉舟,志在必得!”

    数学系的阿诺已经和天津一所私立高中签订了就业协议。他说,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在狂热追求高学历,和那些有本科、硕士学历的人比起来,自己的大专学历容不得自己挑三拣四。因此,最切合实际的做法,就是先有一个工作,先使自己的翅膀硬一些,在积累足够的经验之后,再展翅飞翔,寻求新的机遇和发展。一旁的晓莉很赞同阿诺的说法,她说,那么多人下岗、待业,有个地儿待就不错了,是金子就不会被埋没,总有一天是会发光的。

    而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记者了解到,该校学生通过申请学院安置的就业率达100%,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工民建三个专业就业率达100%,该校大专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65%。这主要与学院实施订单培养的办法分不开。该院每年都组织多层次的考察,注重东南沿海地区就业安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调整,目前已与海尔集团、新科空调、波导通讯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有的已经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该院接受采访的有关负责人说,他们就有关本地企业用工情况的专题调查正在进行之中,以便为培养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提供直接依据,截至目前,与外地企业签订协议的学生已有近千人。

    从该院毕业生就业走势来看,除被传统就业思想左右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已发生了变化,高薪和稳定已不是他们选择职业的主要因素,他们更看重的是发展,这也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正日趋成熟,他们重视自我,张扬个性,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一定会在不远的一天实现。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