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王嘉扬出生在安徽芜湖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刚读完小学就辍学了。十几岁走上社会的他,先是跟着一家建筑公司干苦力活,后来,又被调去创办橡胶厂。几年间,他先后在日光灯厂、家具厂等企业当过厂长。
1984年,王嘉扬辞去厂长职务,自己开了家糖烟酒批发商店,一时财源滚滚。因为王嘉扬为人豪爽,而且又有钱,朋友们都尊称他为“大老王”。
1993年的一天,当年在建筑队最要好的朋友沈罗才找他借钱办厂,开口就要20万元。王嘉扬清楚地记得,当年妻子怀第二个孩子时,是他经济上最困难的时候,无奈之中找到沈罗才。第二天,沈罗才满头大汗地送过钱来,全是一毛一毛的,王嘉扬为此万分感动。
正是顾及当年的这种交情,王嘉扬瞒着妻子,毫不犹豫地从别处用高利贷借来12万元,分两次交给了沈罗才。一年后,沈罗才的钱无法回笼,借的债又到期,王嘉扬只好从自己的店里拿钱为沈罗才还借钱的利息。
王嘉扬意识到,替沈罗才借的钱,沈罗才恐怕一时难以还上,到时债主一定会找自己索要。怎么办?王嘉扬决定投资古玩这一行。他利用自己的好信誉,向亲朋好友借钱,并许以高息。出于人们对他的信任,王嘉扬很快就筹集到资金。古玩店开张了,但效益一时难以显现,半年后,债主们又上门逼债。
古玩店的生意没见效,王嘉扬又开了一家咖啡店,资金来源同样是高息借债。然而,生意同样没有起色。此时的王嘉扬已经失去理智,面对逼债的债主,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借新债还老债。到1999年3月,王嘉扬已经借外债150万元,涉及50多人。
为了逃债,王嘉扬夫妻来到了深圳。2002年5月的一天,王嘉扬在晚报上看到招聘群众演员的启事。第二天,他赶到招聘处。原来电视剧《铿锵玫瑰》剧组正在深圳拍摄。导演让他试试一位老工人的角色,一试镜,大家非常满意。就这样,在电视剧《铿锵玫瑰》中,王嘉扬首次走上荧屏。
由于60岁左右的群众演员“断档”,加上王嘉扬谦虚好学,“悟性”又好,他在深圳演艺界的名气越来越大,片酬也从100元一次到500元一次,后来涨到1000元一次。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叫“王影”的艺名,希望后半辈子能在影视界有一席之地。然而,正当王嘉扬准备大干一番时,一张抓捕他的大网已悄悄布下了。
2000年6月,受害人李小兵等人见王嘉扬突然在芜湖市消失,立即到芜湖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报案。2003年7月,李小兵又向芜湖市公安局提供重要线索,认为王嘉扬可能在深圳一带,因为他曾向一受害人汇过款,而汇款地址就是深圳。
2003年10月16日是芜湖市公安局局长接待日。这天,数名群众向负责接待的副局长徐海军反映:已经出逃3年、以高利息为诱饵骗取50多人共计150万元的王嘉扬,出现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铿锵玫瑰》第4集里。市公安局为此迅速展开全面侦查工作。受害人李小兵把《铿锵玫瑰》剧中那位老工人的一段用录像机录下来,制作成VCD提供给公安局。
12月3日,王嘉扬和他的妻子牛春姐被警方押解回芜湖市。
2004年1月2日,芜湖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王嘉扬和牛春姐执行逮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