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许昌县:在思想嬗变中破浪前行

摘要: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实践胜过一千打纲领。

    在许昌县,就演绎着这样精彩的例证。当别的地方还在为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经济争论不休的时候,许昌县的决策者已通过正确审视县情,制定了合乎县情的发展战略,在思想嬗变中悄然破浪前行。

    如今,在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的思路指引下,许昌县上下涌动起了澎湃春潮。发展这个词,为这片热土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仅过去的一年,许昌县县域经济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捷报频传: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6亿元,由徘徊多年的全市第三位“跳”至第二位;直接出口创汇完成8500万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出口创汇大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88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在全国发制品行业中“龙头老大”的地位再次得以印证;全省“开放型经济先进县”、“对外开放重点县”等一块块炙手可热的“金字招牌”被捧了回来……

    到许昌县考察学习的人说,许昌县县域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在于该县干群思想放得开,历史机遇抓得准,发展路子找得对。

    见证了许昌县发展的投资商说,这里有赶超的劲头,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创业的热土。

    而王桂梅,这位亲身经历了思想嬗变的许昌县原县长、现任县委书记则说,这得益于全县上下高擎求真务实这面大旗,在“真”与“实”间高奏出的三部劲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一论断已在江浙、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得到证实的时候,地处中原腹地的许昌县则采取“虚功实做”的形式,把解放思想这场序曲演奏得激昂澎湃
为了进一步解放全县广大干群的思想,一个个知名的教授被请到了许昌县,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众多党员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位位行业专家也被请了过来,外经外贸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农业高新技术知识等许多过去急需了解的专业知识,像一场场及时的春雨,滋润着广大干部的心田。

    为使党员干部看到发展中的差距,该县又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11名县级领导干部、89名县直和乡镇一把手以及16名“五好”村党支部书记采取脱产培训的方式,参加了“温州模式”培训班,并组织各乡镇领导、规模以上企业的厂长经理到我省巩义、河北清河等地学习取经。形式多样的“充电”活动,魅力无穷的“温州模式”在全县广大干群思想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一股股创业的激流也开始在胸中涌动……

    很快,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在全县上下形成共识。

    《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迅速出台;被誉为投资商“娘家”的行政服务中心很快投入运行;首问负责制、预约办理制、限时办理制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迅速“亮相”。过去需要跑10多个部门、用一个月时间才能办好的事情,如今在一个大厅内一天就可以解决,且各类批文、证件的办结率达到100%,投资商再也不用为办各类手续而劳力伤神。华龙集团许昌食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从征地建厂到投入生产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该公司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如今该企业已把投资从最初的5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2亿元,一个占地200多亩的华龙食品城粗具规模。该公司总经理范庆文说:“许昌县党员干部的思想是在实际行动中解放的,是实打实的而不是空对空的!”

    思路决定出路。而科学的发展思路来自于决策者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当该县的决策者把“工业强县、农业兴县、开放带动、城乡互动、多业并举、全面发展”这一整体发展思路公之于众时,80万许昌县人民不仅看到了实现跨越梦想的曙光,而且奋进的动力也与日俱增
为了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好路子,该县的决策者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道,成事之基,邀请专家学者等“高参 ”论证,召开企业经理、厂长座谈会征求意见,深入乡村农户问计于民。

    随着调查摸底的逐步深入,一个令决策者感到并不轻松的现实摆在了眼前:不沿边、不靠海,且无资源优势,全县近76万人口在农村;尽管工业有了一定基础,但特色并不十分明显,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缺乏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强的企业“航母”;外向型经济虽然有一定规模,但90%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档发加工业,出口产品比较单一;作为县域经济“基石”的乡镇发展也不平衡。

    但一些比较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产品丰富,档发加工、豆制品加工、童鞋加工已粗具规模;纺织印染、玻璃制品、花卉种植、食用菌栽培等新的产业前景看好,最重要的是干群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

    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赶超的信心和勇气。“坚持统筹协调的发展观,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形成发展合力,靠特色取胜!”面对差距,许昌县的决策者掷地有声。一个以“工业强县、农业兴县、开放带动、城乡互动、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被确定下来。

    随即,全县近百家经济效益虽好,但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被关停;一些达不到卫生质量标准的豆制品加工小作坊被停业整顿;《许昌县豆制品质量卫生标准》、《关于大力发展花卉业的优惠政策》、《关于加快发展档发加工业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迅速制定出台。

    在工业上,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规模扩张、嫁接改造、产品升级,千方百计发展壮大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骆驼鞋业有限公司、华龙集团许昌食品有限公司、正和纺织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工农对接和互补,并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托“龙头”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

    在农业上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东花、西烟、南菌、北粮、中蔬菜”的特色农业格局,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特色化的大农业发展之路。

    同时,各乡镇也立足实际,加快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步伐:河街乡、苏桥镇的豆制品加工业;榆林乡、长村张乡的食用菌加工业;尚集镇的机械加工业;邓庄乡、五女店镇的花卉种植业;张潘镇的精细化工业等一个个特色明显的“经济块”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磐石。科学的决策,正确的思路为许昌县实现强县富民之梦点燃了希望之火。

    思路通过落实才能成为现实,发展需要通过实干来实现。增加压力,注入活力,挖掘潜力,许昌县的党员干部胸怀发展大志,沿着用智慧和汗水铺成的实干之路,书写着许昌县发展史上的动人华章

    该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把调研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制度确定下来。他们把自己分包的乡镇、村、企业和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的“责任田”,每年都有1/3的时间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工作,并把工作情况作为年底考核的主要内容。根据企业需求,许昌县精心挑选306名各有所长的机关干部派驻全县13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截至目前,该县306名机关干部已先后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484个,引进资金12129.3万元,引进项目58个,追讨欠款1602万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659条。

    在农村,农民思想进一步解放,进城务工、兴办企业成为时尚;农业科技推广成绩斐然,饲养业、食用菌种植业、花卉苗木种植业等发展迅速,规模和层次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连片的优质小麦绿波翻腾,长势喜人……

    在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更趋务实。该县通过采取机关干部工作“三三制”,加大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的工作力度,先后使河南冷王、倍特发饰、大河会都、豫辰化工等一只只羽翼丰满的“金凤”在这里安家落户,形成百舸竞流之势,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童鞋、豆制品、桐木拼板、眼镜玻璃等一些成长壮大起来的新兴产业,也开始由过去在国内“竞风流”转到抢吃国外市场“蛋糕”,出口产品多元化的格局日渐形成,近14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在家门口成为“产业工人”。

    风正事业兴。在人头攒动的招商现场,在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在农民群众的田间地头,都能看到该县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凭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去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