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许多天真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早地跨进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学堂。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这些特长班、兴趣班进行了认真调查。看到被父母“包办”一切的孩子疲惫的身影,看着一双双渴望玩耍的纯真眼神,我们不禁要问:“各位家长,您的孩子真的快乐吗?”
各式各样兴趣班
家住市区北关村的露露今年只有7岁,但她在双休日就像上紧了发条——妈妈给她报了四个“兴趣班”:周六上小提琴课、书法课,周日要到西北大操场学习围棋、少儿英语。第一周,露露还觉得挺新鲜,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完全没了玩的时间。除此以外,露露每天晚上都要在妈妈的监督下,至少练习两个小时的小提琴。
像露露这样的孩子在我市不是少数。每到双休日,设在西北大操场、文化宫、青少年宫的各种兴趣班都热闹非凡,记者连续几个周末在这些场所看到,大小不一的孩子奔波在各式各样的特长班之间,一些家长也劳心劳力地陪同。记者仅在我市西北大操场粗略数了一下,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就有20余家,各小学、幼儿园里也有不同形式的课外“兴趣班”。此外,社会上的“家庭作坊”也不在少数。
一些特长班已经改头换面——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一些学生进行奥数、英语等特长培养,收费较周末班减半。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奥数、英语、作文提高班等也红红火火。
家长自己有说法
众多的“兴趣班”真的是孩子们的兴趣吗?
“你喜欢画画吗?”记者在西北大操场绘画班上问一名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小男孩儿点点头,又摇摇头,“不知道,妈妈让我画。”据调查,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孩子的兴趣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时候,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做决定。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孩子之后发现,出于自愿参加“兴趣班”的孩子只占到三成多一点儿。
家长为何热衷于把孩子送入一个个“兴趣班”?“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众多家长这样认为,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一门特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使孩子在群体生活中保持优越的心理状态。
家长刘女士说,她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培养特长或是其他方面的能力,为今后升学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上了初中、高中之后面临升学压力,所以各种能力和特长的培养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另外,刘女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小学时就参加竞赛,取得证书,这样在考取上一级学校时会有优先考虑资格。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孩子家长都希望学校及老师能够给自己的孩子适量开点儿“小灶”。有家长对记者说:“假如我的孩子按规定减负了,可别的孩子还在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加餐’,那我的孩子不就‘吃亏’了吗?”
有的家长让孩子上“兴趣班”是出于面子考虑。他们认为,如果外人问起来,自己孩子什么也不会,不光孩子觉得难看,自己也会觉得脸上无光。此外,还有一些家长是为了让孩子去圆自己当初没有实现的梦。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不少家长连自己都不知道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目的。
教师吐露真言
特长教育真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灵丹妙药”?从事教育工作10多年的老师直摇头,“没有快乐的童年,就是人生的一种缺憾。孩子在重负下,天真过早地凋谢,这在以后是不可能弥补的。”
她说,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家长,更不是学校。培养特长主要是靠兴趣,适当选择特长班,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好处,但要以孩子为主体,凭他们的兴趣、天赋来选择。如果孩子对家长所选择的科目没有兴趣,强制性的学习只会引起他们的厌烦情绪,得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盲目地学这学那,会使孩子过早应对各种压力,致使他们的快乐童年“缩水”。
其实,特长班只是提高孩子素质的一种途径,画画、练琴、舞蹈都是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杨老师说,家长要有平和的心态,让孩子学琴不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做个钢琴家,不是为了高考加分,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让孩子学习美术,不是为了让孩子时不时地参加比赛,拿个奖回来炫耀,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动手动脑表现自己的机会,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艺术创造的空间。
教育界人士分析症结
谈到特长班有禁不止的原因,教育界的一位人士颇显无奈:现在初中升高中都有特长加分,特别是对于报考重点中学的孩子,特长分往往能够拉开与同学的距离。这就难怪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学“艺”,他们多数是想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近看是为了上个好学校,远看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这种“市场需要”使形形色色的“兴趣班”长盛不衰。
在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巨大威力下,如何解决教育减负中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有关专家认为,教育减负应从根本入手——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取消一些学校凭奥数成绩分快慢班的做法,不允许学校以超出教学大纲内容的考试选拔学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倾注太多精力和爱心,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往往存在一些错误。
幼儿教育专家指出: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背负太多压力,容易造成睡眠、饮食、情绪等障碍。要重视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一些自由时间,使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学会与人相处,家长也可以在其间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教育孩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只有这样才能把时间和快乐真正还给孩子们;也只有这样,那些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才能成为真正有专长的孩子们的乐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