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文物工作队藏有一枚“宽永通宝”铜钱,是在配合许昌通用机械厂基建工程的抢救性发掘中,出土于一座清代墓葬。
这枚铜钱锈色淡绿,面文“宽永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端秀,略有隐起,光背无文,直径2.3厘米,重2.4克,币材红铜,制作精致,形制规整,穿郭完美。
宽永通宝始铸于日本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公元1625年,明天启五年)。当时,水户田町富商佐藤新助请铸宽永新钱以济世用,获准遂于水户首铸宽永通宝。
中国货币文化影响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近邻日本受到影响最大。早在奈良朝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唐景龙二年)就开始仿铸中国方孔圆钱。其钱币的外形、文饰布局及铸造工艺都学习中国货币,宽永通宝也不例外。日本各地历代鼓铸宽永通宝,直至明治维新(公元1866年),延续240多年。是故,日本铸币数量极大,品类繁多,金银钢铁钱均有。常见品多光背,亦有背星号者及记地、记数、记年及各式水波纹等,不下千余种,另有各式私铸钱。钱体厚薄大小各不相同,变化尤多。
历史上,长期经济文化交流,使许多外国货币留在中国。宽永通宝系流入我国数量最多、质地最佳的日本钱币。因其铜质稳定、不易腐蚀,迄今仍灿然而富韵致,颇受收藏家青睐。
该币在中原许昌发现,且与乾隆通宝钱同出土于一个墓葬,表明其是在经济贸易中留在中国的,并极有可能被当作普通钱币与我国货币混合流通进行结算,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状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