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全民添彩“画”许昌

摘要: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便利,拥有独特、秀丽、雄浑、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素有“魏都”、“花都”、“钧都”之称。

    2001年初,许昌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形势,作出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决定,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

    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实施细则》,许昌市把“创优”所涉及的20个大项、176个分项,分解到6个县(市、区)和46个市直单位,确定目标,规定时限,确保“ 创优”工作顺利开展。

    3年来,全市累计投资76亿元兴建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框架正在不断拉大。

    城建方面,我市先后拓宽硬化了14条主干道、119条背街小巷,更换铺设人行道20 万平方米,更换道路防护栏 2.5万米,新增加、更换路灯1800盏,维修2600盏。

    环保方面,我市先后启动了工业废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对垃圾处理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目前,市区日处理垃圾560吨。许昌天健热电公司和清华同方投资1.3亿元兴建的生活垃圾燃烧发电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另外,我市还投资1.27亿元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完善了城市污水管网,对向城市河道排放的污水进行了截流。

    我市还投资兴建了周庄水厂、董庄水厂、襄城县麦岭水源地,使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建立健全了水源地管理、水质监测、二次供水管理制度,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

    为增强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在许昌火车站、许昌汽车站、各游览区(点)内以及交通干道上共设置了2256块规范、醒目的中英文对照指示牌和路名标牌。在市区繁华地段及游客集散场所设置了1369部IC卡公用电话、16块旅游地图广告牌、12台多媒体电脑信息服务触摸屏,建设了旅游星级厕所30座、水冲式厕所120座。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无不凝聚着我们“创优”的决心。

    围绕“创优”,我市从广播、电视,到报纸、网络,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宣传媒介和载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创优”的意义、作用,全力打造许昌旅游新形象。同时,我市还先后出台了旅游市场管理办法、导游人员管理办法、“一日游”管理规章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对旅游业的员工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一律进行再培训或辞退,加大了依法治旅力度,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优化了旅游环境。

    在“创优”过程中,我市各级政府积极拓展旅游市场营销渠道,着眼于旅游整体形象的设计、包装和宣传,加强区域间、行业间、政府和企业间的联合促销。市政府拨出专款用于组团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各种旅游宣传活动,在城区主要场所和路口设立了发展旅游产业和创建中国旅游城市的广告牌,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充分展示和宣传了许昌旅游。我市先后推出的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游、农业采摘游、钧瓷文化游、特色文化游等旅游线路,大大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我市出现了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特别是景区景点收入直线上升的增长势头。

    目前,我市的“创优”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按照国家“创优”检查标准总分1000分的规定,经过省、市两级的检查和自查,各项分值已达到800分。全市各族人民正在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目标而冲刺。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