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次聚众讲道时,佛祖问弟子们:“人生有多长?”有个弟子回答说:“五十年。”佛祖说:“不对。”弟子又说:“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答案不断地缩短,最后有人回答:“一小时。”佛祖依然摇头。弟子问:“难道只在一个呼吸间?”这时候佛祖才点头。
    这也许就是“活在瞬间”的出处。
    按照常理,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即使活到百岁,也是一呼一吸的多次重复。一旦呼吸停止,也就宣告了生命的结束。人生无常,无论官再大,钱再多,也无法掌握自己生命中的未知数,更不能让自己的一呼一吸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
    这就需要生命的自我挑战。挑战的方式很多,我认为两条很重要:一是把握现在,二是讲求质量。
    把握现在,就是要珍惜自己的时光。少年儿童珍惜时间,珍惜光阴,发愤努力,能够积累知识,积累学问,为今后的人生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础。青壮年珍惜时间,珍惜光阴,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可以为家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些财富也许是金钱,也许是房产,也许是轿车,也许是创造发明。这些对自己、对后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是一种贡献。老年人珍惜时间,珍惜光阴,在延续宝贵生命的同时,多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自身健康,有利于社会事业。少年荒废了时间,难以成才;青壮年荒废了时间,难以立业;老年人荒废了时间,虚度人生。记得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倘若如此,就应该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天,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
    讲求生命的质量,也就是讲究生命的价值。人的一呼一吸说起来稀松平常,其实自己很难驾驭,而生命的质量则可以由自己来把握。有的人虽然能活百岁,然而随波逐流,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体现不出真正的价值。有的人虽然生命短暂,却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迸发出许多的社会能量,创造出宝贵的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像雷锋,一点一滴为人民做好事,做善事;像焦裕禄,一天一天为兰考百姓操劳,战天斗地,努力改变贫穷面貌;像陈景润,一心一意搞数学研究,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倾心尽力;像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写出绝世佳文,成为文坛大师。讲求生命质量,我们每个人至少应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干出点名堂,为社会为百姓多做些有益的事情。如果只图生存,只图长寿,只图安逸,只图享乐,即使活得再久,又该如何呢?
    活在瞬间,就应该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节拍,踏踏实实地做人,轰轰烈烈地干事,创造出业绩,报效于社会,即使身后无名,亦无怨无悔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