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公安局于2004年12月12日,成功侦破了“2003·12·9”抢劫杀人案,抓获该案犯罪嫌疑人丁垒垒。这是命案攻坚战开展以来襄城县公安局侦破的第五起命案积案。目前,该局命案积案侦破绝对数位列全市首位。
2003年12月9日晚7时10分,襄城县十里铺乡郑庄村李某一家人正在收看《新闻联播》电视节目,房门突然被撞开,闯进一个满面鲜血的陌生男子,进屋载倒在床上便人事不省了。当晚,局长助理、刑侦大队队长张全印接到报警,一边向局长吴新建、副局长田伟召汇报,一边火速带领侦技人员赶赴现场,连夜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工作。受伤男子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死亡。经侦查,死者杨某,22岁,系平顶山市出租车司机,身上衣服有明显翻动迹象。在距离报案人李某家不远的一个无人居住的空院里侦技人员发现了血迹、擀面杖、车钥匙等物,同时,在该村村头发现了受害人所驾驶的红色长安铃木出租车,车前方玻璃被砸碎,车上有翻动过的痕迹。综合现场勘查,民警确定此案是一起抢劫杀人案件。
迅速找到案发前租乘该车的人员,是此案成功告破的关键。侦查人员围绕当天见过红色出租车的群众进行细致调查走访,很快有了线索:案发当晚6时许,该村19岁的男青年丁垒垒从平顶山租乘一辆红色出租车回家,在家中停留半个小时,后在司机的催促下离去。丁垒垒父母离异多年,父亲在家娶妻生女,母亲改嫁后在平顶山某煤矿工作,其本人长年在外游荡,2001年伙同他人在本乡多次盗窃,被检察机关批捕在逃,居无定所,行踪诡秘。种种迹象表明,丁垒垒有重大作案嫌疑。据此,襄城警方加大对丁垒垒的抓捕力度,努力查摸其潜址,但工作进展不大,案件一度搁浅。
命案攻坚战打响后,襄城县公安局抱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整合警力资源和案件信息,加大了对该案的侦破力度,连续推出“悬赏破案”、“招标破案”等多种奖惩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邵战锋凭借多年的刑侦工作经验和对该案前期工作的熟知程度,制订出了详尽的侦查方案,报县公安局党委研究后,一举中标,成为该案侦破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2004年12月2日,邵战锋带领专案组人员再次来到丁垒垒生母的住处,通过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丁母提供了丁垒垒在平顶山市区的线索。办案人员快速赶到平顶山调查,不料丁已经离开。民警费尽周折,找到了丁垒垒的女朋友——平顶山某校学生李丽,但其与丁垒垒已失去联系,对丁目前的行踪一无所知。刚现曙光,案件的线索又一下子断了。
“2003·12·9”专案组民警并没有因暂时的失败而泄气。2004年12月4日,刑侦大队教导员孙志刚、副大队长邵战锋带领民警进驻平顶山,寻找知情人,追踪调查,昼夜工作。经侦查,专案组民警获得了丁垒垒酷爱上网和网上交友的信息,并掌握了其网上QQ号和网名“输了一辈子”。丁垒垒无固定住所,无固定职业,迷恋上网,以其不俗的长相,通过网上聊天儿,骗取了一个个幼稚少女的芳心,一旦将对方手机、自行车等钱物骗到手,便变卖成钱,更换网名继续上网,周而复始。随后,专案民警又侦查到丁垒垒结交的另一女朋友宋娟,他们研究后决定从外围入手,通过秘密监控宋娟来“钓”出丁垒垒这条大鱼。12月12日,在平顶山警方的协助下,专案组民警获得重要线索:丁垒垒与宋娟等人在平顶山石龙区高庄矿工人区家属院内出现。专案组民警如离弦之箭展开行动,下午1时许,当民警出现在丁垒垒面前时,他异常平静地配合了民警的抓捕。也许他早已有了思想准备,当他起名“输了一辈子”的时候,就已预见了自己的未来。
据犯罪嫌疑人丁垒垒交代:2003年12月9日,他在平顶山租乘出租车回襄城县家中,与司机讲好一来一回80元钱,中途司机下车买烟,丁垒垒看见司机拿出了几张百元的票子,遂心生抢劫恶念。车到达襄城县十里铺乡郑庄村后,丁垒垒回家拿了一根擀面杖藏在怀里,谎称领司机出去找钱付车费,两人步行走出一段距离后,丁垒垒趁司机不备,持擀面杖从背后猛击司机头部,将其打倒在地,然后将其拖到附近一无人居住的院子里,洗劫现金230多元。唯恐受害人不死,丁垒垒临走前又用擀面杖对受害人头部一阵猛击,随后又在出租车上找到3元硬币。当晚,丁垒垒乘车回到平顶山,用他抢来的钱在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目前,丁垒垒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文中人物除犯罪嫌疑人外均系化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