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安全行车切忌疲劳驾驶

摘要:

    驾驶,是一种体力、脑力消耗都很大的劳动。它需要驾驶员集中精力不断地处理各种与行车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在交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驾驶员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则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交管部门统计,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0%,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可以说,疲劳驾驶是安全行车的大敌。

    驾驶员疲劳后,感觉灵敏度下降、反应迟钝、操作失误增加,极易诱发交通事故,那么产生疲劳驾驶的原因有哪些呢?

    睡眠不足是产生疲劳驾驶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要求驾驶员一昼夜的睡眠时间至少应在7个小时以上,在因疲劳驾驶肇事的驾驶员中,有60%的驾驶员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同时睡眠时间不当或睡眠质量不高也易引起疲劳驾驶。白天睡眠质量不如夜间,所以若选择白天睡眠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

    持续驾驶时间过长也是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长时间行车,驾驶员的身心机能都会降低,一天连续驾驶时间超过9—12个小时,眼睛就会感到疲劳,腰部血行不畅。驾驶工作虽然不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大脑需保持高度的清醒状态,长时间的连续行车会造成驾驶员脑部供氧不足,易让人犯困、打瞌睡。

    笔者通过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出以下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为了防止疲劳驾驶的发生,驾驶员应控制连续行车的时间,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若在行车中感到疲乏,要及时停车作短暂的休息,可在周围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四肢,给驾驶室内通通风,喝点儿清凉饮品,用凉水洗洗脸。如还无法消除困意,则最好小睡一会儿。
在饮食上,驾驶员应注意科学进餐,进餐无节制、无规律,容易妨碍正常的心理功能。早餐不吃或吃得特别少是不可取的,早餐应吃低糖分、高蛋白的食物。另外,多吃水果、蔬菜、奶类等食品,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疲劳也是有帮助的。

    疲劳驾驶给安全行车带来的隐患是极为严重的,但相关部门对疲劳驾驶尚无准确的界定标准,各国对疲劳驾驶比较通行的界定标准是时间规定,即限定每次连续驾驶的时间。为此,建议驾驶员每周驾驶时间不要超过44小时,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行车安全。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