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走进汉魏故城

摘要:


    站在毓秀台上,记者向四野眺望,一片片庄稼地连绵至远方,其间点缀着绿树与村庄。这片宁静、安详的乡村,便是1800年前曹操一手经营的汉魏故都。虽然,它已毁于南北朝战火,但仍留下许多遗迹让人凭吊,毓秀台只是其中之一。

    下了毓秀台,驱车北行不多远,便到了汉魏故都,城垣轮廓线清晰可见。外城周长约4.5公里,蜿蜒起伏,状如小丘;内城比四周高一两米,像一个巨大的天然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一场风云变幻、云谲波诡的历史剧。一群英雄登场了,在政治斗争的纵横捭阖中,在战场厮杀的刀光剑影中,出众的才华、鲜明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可是,又有谁的光芒能超过曹操呢?与他同时代的许邵称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今人心目中的曹操,往往是《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很有意思的是,在《三国演义》中,正面人物往往类型化,如写刘备之忠厚而近伪,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唯有曹操这个头号大反派塑造得最为成功。究其原因,还是他的豪杰气概征服了以“尊刘抑曹”为正统的罗贯中。在他的笔下,曹操雄才大略,广纳人才,敢作敢为,但其政治抱负、处世原则,虽超凡绝伦,但多为封建传统礼法所不容。这其中蕴涵的复杂性形成张力,使人物形象丰满,生气勃勃。为此,评点《三国演义》的毛宗冈称其为古今第一奇人。而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毛氏说不清楚。

    回望三国那段历史,人们不禁会奇怪,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怎么会在400年后迅速土崩瓦解?今日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大汉王朝只是将一个统一帝国的骨架固定下来,但是它缺乏经验与智慧完善中央集权这一制度,比如,如何防止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如何防止文官选拔大权被少数集团操纵,如何处理君权与维持政府运转的官僚集团的关系。然而,早在1800年前,曹操看出了汉室衰微的症结。他推行屯田制,大力恢复农业生产,抑制豪强的土地兼并,至今,许昌还有许多和屯田有关的地名,如运粮河、马栏、屯里、将官池。他不论门第口碑,唯才是举,为这里留下了“颍汝多奇士”的美名;他改革了汉代官制,恢复丞相一职,建立以丞相为首的台阁制。我国古代的尚书台阁由内廷转到外朝,尚书省的正式建立,就开始于曹操。各路豪强逐鹿中原,曹操能够胜出,不是小说家言的险诈、歹毒,甚至,也不完全由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试问,董卓、李傕、郭汜,他们手中不也曾握着天子这一筹码吗?曹操成功的关键,是他能高于同时代那些只知攻城掠地或守土为安的军阀们,探索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方向。曹操在历史中的地位不仅仅表现在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上。他藐视传统、任性超脱的个性开魏晋南北朝思想解放之先河。他和建安七子创立的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后世所有作家的营养。曹操留给许昌最大的财富是把一座方圆仅两公里默默无闻的小邑经营为一代帝都,因“魏基昌于许”,故更名许昌并沿用至今。
漫步在汉魏故城,昔日“离殿别馆,列如群星”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不过,田间地头,汉砖汉瓦依然随处可见。也许,这些与泥土混杂在一起的残破的砖瓦曾是华美、壮观的景福殿、永始台、丞相府的一部分。据陪同采访的许昌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就在前面不远处的门道张村,1981年出土了一块战国玉璧,上饰龙、凤、鸟等图案,为国家一级文物。1985年,在古城皇宫遗址区出土了一件深浮雕四神柱础,上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像,据考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亦属国家一级文物。那段辉煌、壮阔的历史早已烟消云散,只留下蕴涵着丰富信息的遗迹供后人评说。1918年,时年25岁的毛泽东从长沙前往北京途经许昌时,专程到张潘故城游览,并留下诗一首《过魏都》:“横槊赋诗意飞扬,自明本志好文章。萧条异代西田墓,铜雀荒伦落夕阳。”

    汉魏故城与南京石头城、成都刘备墓一样,是我国现存的三国遗迹之一。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2004年,许昌县文化旅游局推出了“曹魏王朝”主题公园的策划书。景区定位为“以汉魏故城遗址、曹魏历史为依托,以展示和参与为手段,全面展现以三国时代为核心的中国智慧和智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古老的土地又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