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谁制造了“神童”悲剧

摘要:


    曾被誉为“神童”的东北男孩儿王思涵,当年以14岁的年龄、572分的分数考入沈阳工业大学。入学后,王思涵的成绩每况愈下。今年,本应从大学毕业的他却因为多门功课成绩为零分,而被学校“责令退学”。

    目前,王思涵每天都在刻苦复习功课,希望学校能给他一次机会。

■王思涵:大学生活=看书+发呆

    中学生活=学习+睡觉,大学生活=看书+发呆。“神童”王思涵用两个数学等式来描述自己所经历的特殊学习生活。王思涵小学只读了3年,然后直接升入中学,用4年完成了初、高中6年的课程。

记者:大家都说你小时候特聪明。

    思涵:聪明肯定是有的,可我比别人多几倍的学习量。那时候,除了学习就是抓紧时间睡觉,连吃饭时我也看书……

    记者:不觉得乏味?

    思涵:没时间想太多,作业都做不完呢!

    记者:没想过放弃吗?

    思涵:爸妈陪着我学,我怎么能不学呢?况且家里凑钱让我上了育才中学,而且班里的同学都在用功学习。

    记者:我去过沈阳工业大学,还到了你所在的教室。

    思涵:很大吧!上学第一天,我吓坏了,200多名同学一起上课,黑压压的一片。老师根本不可能认识每一个人,你不听课,他也不知道。

    记者:所以你很高兴?

    思涵:恰恰相反。我觉得老师不管自己,挺失落的,突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了。

    记者:喜欢和同学交流吗?

    思涵:不喜欢,他们说的我都不知道,也插不上嘴,后来索性不说了。

    记者:是因为年龄差距?


    思涵:不全是。总之我不喜欢和同学打交道,他们也常以“少儿不宜”打趣我。

    记者:这让你难受?

    思涵:习惯了,我就一笑置之。不过,我觉得自己和他们还是有区别的。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自己能够解决,我却老想不通。就像爸爸去世那件事儿,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想不通。

    记者:想过退学后做什么吗?

    思涵:边打工,边自考。

    记者:打工你能做什么?自考你学什么专业?

    思涵:(许久,小声地说):体力活,我做不了;脑力工作,我没有文凭。

■学校:不会取消退学决定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哲说:“像王思涵这样14岁考进我校的只有一个,我们很惋惜,可不能因他有特殊情况就违反规定,学校不会取消‘责令退学’的决定。”

    电气工程学院的宋院长说,由于王思涵的年龄要比同学小四五岁,所以学院辅导员对他格外照顾,尤其在生活方面。但是,王思涵对大学生活一直不适应,主观学习性不强,成绩一直处于末流。辅导员曾多次与他沟通均没有效果,学院几次让他叫家长,他都以各种理由拒绝。

■家长:孩子小,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

    王思涵的母亲说:“由于孩子小,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所以我和丈夫曾轮流跟着陪读。后来,为了能让孩子顺利考上大学,他的父亲每天打两份工。到王思涵考上大学,他的父亲也积劳成疾去世了。我把房子卖了,孩子4年的学费从没欠过!可是我不明白,他怎么学成了这个样子?”

■专家:超前教育要符合人的成长规律

    国内著名教育学家宋凤兰认为,是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的不和谐,导致了王思涵的今天。

    宋老师说,王思涵的智力也许远远超出了他的生理,可他的心理远不及生理发育,加上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光环下,没有经历过挫折,承受能力差,所以遇到挫折自然会出现抵触情绪。另外,王思涵的心理素质与成年人差距较远,却要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沟通不畅,削弱了他的承受力。

    宋凤兰说,超前教育缩短了人的成长过程,可人要经历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不能用一方面的发展取代多方面的发展。          
                         (闻人)


■相关链接:
               “神童”一览表

    辽宁:10岁男孩儿张炘炀今年参加高考,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考生。

    河北:2004年,河北省黄骅市中学12岁的复读生段景博,以580分的成绩被河北大学录取。

    山西:被山西阳泉百姓称为“神童”的曹雨婷现年11岁,是今年山西省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她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学完了12年的课程。

    湖南:湖南省华容县的魏永康13岁读大学,17岁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被迫退学,如今再次考研失败。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