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中心城市的旅游景点建设不容忽视

摘要:

    从全市旅游产业布局的层面来分析,我市的旅游业明显存在着外围热、中心冷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从今年“五一”黄金周接待的游客人数看,鄢陵县生态休闲旅游已被周边县市认可,禹州市森林植物园已成为我市黄金周的龙头景区,襄城县除紫云山景区外,县城内的历史文化游也初现端倪。然而,许昌市区作为我市的中心城市,区内的景区(点)旅游人数却少得可怜。为此,笔者认为,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一、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明确政府在旅游产业中的角色定位。

    旅游业是高关联度、高开放性的产业,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1.强化“政府主导”。政府主导功能主要体现在培育规范旅游市场方面。今年,我们要在旅游市场的宣传上下真工夫,舍得投入,要在旅游基础投入和招商引资方面多花力气;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并出台结合本地实际的“管理规定”;旅游景区(点)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通过强化行业规范来消除“体制不顺”的问题。


    2.加强领导协调。发展旅游业牵涉到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心城市旅游更面临着条条与块块之间的各种矛盾,这就要求领导机构要理顺关系,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合力振兴中心城市的旅游。

    二、突出资源创新意识,整治旅游环境,塑造有竞争力的旅游精品。

    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势已由单纯的资源开发向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开发转变,实施“资源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旅游经济潮流。开发主题公园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发是“资源创新”的重要渠道。

    1.整合中心城市内的旅游资源。春秋楼、灞陵桥景区是中心城市内两处不可多得的三国文化景点,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目前明显存在着内容单一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充分展示文化内涵提升其旅游品位,使历史文化性、参与性、娱乐性融为一体,加大产品的营销力度。同时,还应充分利用许昌市区现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如文化馆、群艺馆、青少年宫等),融入一些曹魏文化的内容(如文化馆里设置一些书法、文姬归汉、建安文学等内容),市民既可以在此休闲娱乐,又可以到此感受三国文化氛围。

    2.中心城市的旅游景点也应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市区两个三国旅游景点,除增加必要的活动设施外,还应加大对景区(点)的宣传促销力度。

    3.中心城市的龙头景点建设要加快步伐。曹魏文化是许昌的独特资源,政府把它作为许昌旅游的龙头品牌来开发是非常科学的。曹丞相府的建设要尽快论证实施,以此提高许昌中心城市旅游的位置,并提高许昌市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