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晚清末年紫禁城轶事

摘要:

    紫禁城坚如磐石又防守严密,宫禁面面俱到又处罚严厉,按理说就不应该有什么破禁之事发生。但事情总是比想象的复杂,紫禁城破禁之事屡禁不绝,宫廷违例情形时有发生。

  ■馒头小贩偷入紫禁城
    先说件有趣的事。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二十三这天,在靠近皇帝起居的养心殿的隆宗门外,一个正在卖馒头的小贩王库儿被巡守人员捉住。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王库儿,顺天府宛平县一个以做小买卖为生的人。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九月间,王库儿在做生意时偶然捡到一块宫里用的腰牌,见利忘“义”的他随即就戴上了这块腰牌。从此以后,王库儿就成为紫禁城的常客,大大方方地出入宫廷大门,俨然宫中一役,在宫廷之中卖馒头、饽饽等竟也平安无事,日子一久还与宫中不少人混得挺熟。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四月间,王库儿出继的哥哥张贵林听说此事后又惊又喜。张贵林把自己想去大内做独家买卖、瞅瞅神秘皇宫的想法告诉了弟弟王库儿。王库儿倒也干脆,当即就答应了,随后将腰牌上原来的姓名“袁士栋”刮去改写成“张贵林”。自此,张贵林就接替王库儿,开始了他原来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内摆摊”的生意。再说王库儿本人也没闲着,有一个叫张春成的宫内厨师,让王库儿帮他一起做饭并住在他那儿。就这样,张贵林和王库儿竟然在戒备森严的宫廷里“非法”找到了工作,而且都平安无事。过了一段时间,宫中稽查又严了起来,王库儿就在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初六辞去工作,向其兄张贵林要回腰牌想重操旧业。三月二十三这天,已在宫中混迹近两年的王库儿露馅儿了……原来,这块腰牌是銮仪卫一个负责厨房事务的校尉袁士栋的。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九月间,同在一处的翟二套出去买菜,拿错了腰牌又不慎丢失,怕受责罚不敢呈报,于是上文中的事情就发生了。
    ■僧人混入大内深宫
    无独有偶,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发生了一起僧人混进神武门的案件。这位和尚法号了友,安徽宁国府泾县人,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出家,在梵觉寺受戒并领有度牒(僧人执照),随后就四处化缘。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正月,了友在浙江参拜完普陀山后忽然想进京求见皇上,想着皇上能赏给他个住持当当,再应请南巡。想入非非的了友就从江南、山东一带一路募化往北而来。三月二十五抵京后,他在各处寺庙住歇,因他有度牒,就常进皇城内,并屡至东华门外跪拜想趁机进宫,但因“稽查严密”没能进去。虽然如此,了友晋见之心不死,继续一边募化,一边等待时机。一转眼半年过去了。十一月二十四这天寒风瑟瑟,了友又到东华门外观望,被守门护军赶走。但执着的他并没有离去,而是来到景山东门外忍饥挨冻一直待到深夜约五更时分。了友见有几个人拿着灯挑着食盒往这边走来,判定八成是往宫里送食品的。于是,他就悄悄地跟在这些人后面轻松混入神武门内,走进右东夹道。但大内宫深、墙高、夜黑、灯稀,一心想见皇帝的了友也不免紧张失措,就顺着墙往南走,可这次没走多远就被巡夜的护军拿获。
    ■大内失窃案
    除了“小贩卖馍”和“僧人朝圣”这些偶然事件之外,紫禁城之内还常有盗窃案发生。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十二月初十这天,在紫禁城中靠近皇帝办公、生活的内廷,负责宫禁大臣值班的景运门内,当班的内阁中书屈廷镇的海龙皮褂后襟被小偷割开了一道口子,幸发现及时,贼人没能得手,屈大人也无太大损失。但在宫廷大内皇帝的眼皮底下,有成千上万护军的防卫,朝廷大员竟被割破皮褂差点失窃,显而易见,大清已丢了面子。这一事件惊动了当朝的嘉庆皇帝,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立即颁发上谕加强门禁。
  銮仪卫是清宫廷掌管车驾仪仗的机关,在紫禁城东华门内有一座銮仪卫的库房———銮驾内库,里边存放着卤簿、法驾等帝后典礼、仪仗所需的器物,多为精选的金银珠宝和精美的丝织品特制而成。内库平常大门紧锁,封条把门,日夜有人看守,即使给皇帝准备卤簿、后妃们准备仪仗也得严格履行手续,并且还有专人监督。但问题还是出现了。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二月初的早晨,在銮驾内库值班的官员惊恐地发现,銮驾内库门上的封条被撕坏,锁头被撬落,库门被打开。他赶紧进库点查,发现库里有8件纯金器物不胫而走,金提炉、金香盒、金瓶盖等也不翼而飞。皇上随即下谕严查。但时过两月,200多人受审后也未查出个什么结果来,道光皇帝只好下旨严惩有关官员。
了解了以上的各种情形以后,下面介绍的事件就不足为奇了。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三月十二夜,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颐养天年的宁寿宫,被两个盗贼撬开门锁潜入其中,盗出制钱340串。第二天一早,一只装着腐烂菜叶的垃圾筐被运出紫禁城,宫中的制钱也随筐出了紫禁城。得手后的盗贼故技重演,直到暴露为止。后来,涉案的两个“内奸”(一满一汉)虽被处置,但宫廷门禁的情况也让老百姓窥见一斑。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七月初八,太和殿(即金銮殿),也就是皇帝登基、举行大典、命将出师等之所在的神圣殿堂,却有人在里面手舞足蹈、拍打窗棂。更可怕的是,他随身带有短刀、火柴、石块等凶器。此人名叫贾万海,顺天府大兴县人,时年29岁,患有疯疾。他这天病情发作,携带利刃、火柴等物混入大内见无人发觉,又神不知鬼不觉地窜进大殿。他看着金碧辉煌、华贵出奇的殿堂,一时兴起,竟手舞足蹈于圣殿之上,而且敲打窗棂以助其兴。此疯病患者最后虽然被处以极刑,但此事对戒备森严的宫廷禁卫状况无疑是有力的嘲讽。
  由于破禁之事频繁发生,清廷不断颁发上谕,严格门禁制度,增加宫廷守卫人员,更换守卫器械,但也未能确保紫禁城长治久安,破禁之事更是愈演愈烈。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