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我市超市出售的保鲜膜比较“保险”

摘要:

    11月1日,读者刘女士打电话询问:“前几天媒体一直报道有关用保鲜膜包装食品容易致癌的消息,让我们这些经常使用保鲜膜的家庭主妇感到无所适从。保鲜膜应该是起保鲜作用的。我平常在冰箱里保存食物和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经常使用它。 如果与食品频繁接触的保鲜膜也有‘毒’,那就太可怕了。我市市场上出售的保鲜膜安全吗?”针对刘女士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型超市,就保鲜膜的品种、产地及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
    记者发现,目前在市区主要超市内销售的保鲜膜品牌有三四种,分别为“妙洁”、“好用”、“好时用”等,售价从3.9元到7.5元。大部分保鲜膜产自无锡、上海两地的国内企业和合资企业。这些保鲜膜的外包装上几乎都标注有“无毒PE”、“PE保鲜膜”等字样,并且都标有保质期和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此外,不少保鲜膜还标明了注意事项:“用微波炉烹调时,尽量不与脂肪含量高或高糖分、油性的食物接触。”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没有发现标注PVC材质的保鲜膜。
    在市区颍昌大道一家超市的百货专柜前,记者刚拿起一盒保鲜膜,工作人员就走上前来指着外包装上的“PE”字样介绍道:“这种保鲜膜是PE材质的,可以放心使用。”当记者询问“PVC保鲜膜对人体有害”这一消息是否影响保鲜膜的销售情况时,该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超市从来没有卖过PVC家用食品保鲜膜。顾客来选购保鲜膜时,我们都会向他们介绍清楚,所以保鲜膜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受到影响。”这位工作人员还教给记者了一个小窍门儿。她说,消费者购买保鲜膜时,最重要的是区分好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产品。包装上指明是PE保鲜膜或者聚乙烯保鲜膜的就可以放心使用。此外,聚乙烯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以后容易展开,而聚氯乙烯保鲜膜的透明度和黏性较好,用手揉搓以后不容易展开,而是粘在手上;聚乙烯保鲜膜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有滴油现象,并且没有刺鼻的气味。
             PVC悬疑始末
    据了解,目前用于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有三种:一种是聚乙烯(PE),另一种是聚氯乙烯(PVC),还有一种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
    10月13日,上海一家媒体报道,由于在本国遭禁,日、韩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大量进入中国。据专家称,这种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因为拥有透明性好、黏性好、不易破裂等特点,目前,在国内一些超市,PVC保鲜膜被大量用在蔬菜、水果及熟食的包装中。
    像“苏丹红”事件一样,这个新的致癌悬疑一经公布便引起各方关注。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PVC保鲜膜的检测结果,称一些主要用于外包装的PVC保鲜膜含有不被国家相关标准允许使用的DEHA增塑剂,DEHA遇上油脂或超过100摄氏度高温时较易释放,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健康不利。因此,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禁止生产或进出口含有DEHA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已生产和出售该类保鲜膜的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已出厂产品。同时,国家质检总局提醒消费者,应选购聚乙烯(PE)食品保鲜膜或标有“不含DEHA”的PVC食品保鲜膜;不含有DEHA的PVC食品保鲜膜不宜直接用于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类食品,也不宜直接用微波炉加热。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