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健康路小学开展“一卡一目标”活动,评选美德少年。
“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不只是歌词,也是市健康路小学很多孩子语文作业中“为家人做一件事,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的内容。
“刚开始布置这种作业的时候,很多家长不理解。”4月10日,该校校长杨聪敏告诉记者,“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让家长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种作业对孩子的影响。”
支使得动了,说话不噎人了,批评几句也不顶嘴了——这是家长感受到孩子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这说明我们的德育工作见实效了。”杨聪敏说。
“《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而是拿来做的”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市健康路小学设置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校本课程。
“诵读经典本身并不是目的,用这些经典传统文化指导师生的生活实践才是我们需要弘扬的。”有30多年教龄的吴秋菊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在布置作业时,把‘力行孝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告诉学生《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而是拿来做的。”
于是,孩子的作业本上出现了“我帮助妈妈整理房间,心里很高兴,妈妈也很高兴”、“今天,我给爸爸捶背了”、“自己洗袜子,好让妈妈哄弟弟”等内容,也出现了“置冠服,有定位”、“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等家长和老师的批语。
“‘百善孝为先。’只有从孝爱教育入手,才能真正把人育好;只有把孝爱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孩子对人间真情的感受与回报,进而教育孩子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杨聪敏说。
“以4张卡片为载体,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杨聪敏认为,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或者流于形式。
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市健康路小学设计了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卡片,分别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心系祖国、孝敬父母)、文明(乐学善思、健体强能)、诚信(文明儒雅、诚实守信)、友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内容,并在各个班级开展“一卡一目标,争当美德少年”活动。
“我们就是要以这4张卡片为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杨聪敏说。
该校在定期举行的主题中队会上,通过举荐自荐、公开投票等形式,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评选出红卡少年、绿卡少年等,每学期末向集齐4张卡片的学生授予“十佳四星好少年”荣誉称号。
“4张小小的卡片,把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化’,转化为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目标,让学生在对照要求和互相评比的过程中,在思想道德上更加积极向上。”杨聪敏说。
获我市教育系统近年来德育工作最高荣誉
今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会上,市健康路小学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这是我市教育系统近年来在德育工作方面获得的最高荣誉。
“学校获得这一荣誉,不会就此止步。”杨聪敏告诉记者,“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我们会继续拓宽思路,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让德育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把德育这一品牌打造好,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健康、更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