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大通关,让“许昌造”更快通达全球

我市同时拥有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

摘要: 目前,我市共有120余家进出口企业在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原产地证企业备案,检商“两证合一”制度在全市全面推广后,简化了办事环节,减轻了企业负担。

河南瑞贝卡时尚假发产品发布会上,消费者在参观出口假发。 

资料图片由记者牛书培提供

核心提示

2014年10月16日,许昌海关申建正式获得批复。

2015年,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正式挂牌开检;目前,许昌海关即将开关运行。从此,许昌进出口企业将结束异地报检历史,在家门口就能快速办理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

许昌同时拥有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将有力推进我市“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一体化模式的形成,简化企业货物提离手续,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为我市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

出口竞争力

【百姓声音】 海关申建成功是出口企业的一大幸事

得知许昌海关成功申建,作为我市出口纳税第一大户的瑞贝卡公司进出口部总监吴建华高兴地说:“这是我市出口企业的幸事,这是许昌发展的幸事!”

从当初的手工作坊到全球最大的发制品公司,从从事人发原料专卖加工到六大系列数千种发制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全市出口纳税第一大户,瑞贝卡公司把“头上时装”的事业拓展到了全球。但是,货物进出口手续都要在外地办理,增加了该公司的进出口成本。

一件新产品,早到货一天是畅销品,晚到货一天就可能成为滞销品。从事进出口贸易20多年,吴建华觉得,许昌海关的设立给企业带来的最大“红利”是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助推更多许昌产品出现在世界市场的舞台上。

【新闻回放】

我市现有登记备案进出口经营权企业逾1700家。对于其中的许多企业来说,青岛港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港口。

在许昌海关设立之前,一些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千里之外的青岛港办理通关手续。因为许昌没有海关,其在青岛港报关时,一般要委托青岛当地的中介公司代理进出口业务。有的发制品企业从成本、效率方面考虑,甚至向外地转移。这制约全市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014年10月16日,由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许昌海关”的公函正式下发,许昌人翘首以盼的对外开放新窗口“开花结果”。许昌海关承担许昌市辖区的海关业务,为“许昌制造”走向国际市场开辟更为快捷的通道。

关键词

家门口报检

【百姓声音】 出口手续简化了,出口成本降低了

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设立,让很多外贸企业着实激动了一把。

许昌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绿色蔬菜基地生产总监王军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芥蓝、菜心等蔬菜都是经深圳出口。每次出口,我们都要把各种样品(每种3公斤)送到郑州、深圳等地去检验。整个检验检疫手续办下来,大致得7天。

以后,这些工作在许昌就能完成,简化了出口手续,节约了出口成本,每次能节约两三天时间,将使我们的产品更多、更快、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新闻回放】

由于我市出口量大,检验检疫品种多、批次多,我市自2010年起加大许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申建力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多年努力下,2012年2月,许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获批。经过三年的筹建工作,2015年2月8日,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挂牌开检。从此,许昌进出口企业结束异地报检历史,在家门口就能快速办理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走出去”、“迎进来”更加便捷。

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31日,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完成许昌辖区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2458批,货值15967.63万美元。其中,出境货物1947批,货值13288.47万美元;入境货物511批,货值2679.16万美元。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1257批次,货值6883.89万美元。其中,出境货物1027批次,货值5721.01万美元;入境货物230批次,货值1162.88万美元。

关键词

“两证合一”

【百姓声音】 以前一星期办成的事现在一天就搞定

2015年11月16日,许昌鹏辉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朱骏获得了河南省首张“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和“原产地证企业备案证明”“两证合一”证书。拿到全省首张检商“两证合一”证书后,朱骏兴奋地说:“本来计划用一个星期时间跑两个部门完成两个备案,现在一个窗口只需要提交一份材料,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轻松搞定,真的省时、省事、省心。”

【新闻回放】

许昌检商“两证合一”试点工作的启动,是在我国中部地区范围内的首次尝试。此举是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许昌市商务局在贯彻“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要求下,密切合作、共促发展的典范。

“两证合一”制度是按照“一次受理、一次审核、两证合一”的模式,将“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证书”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由检验检疫部门、商务部门分别受理、各自发证的传统模式,改为由商务部门一次受理,检验检疫部门与商务部门一次审核、两证合一的新模式。目前,我市共有120余家进出口企业在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原产地证企业备案,检商“两证合一”制度在全市全面推广后,简化了办事环节,减轻了企业负担。2015年,我市辖区105家进出口企业办理了通关一体化业务,完成“两证合一”企业备案20家,签发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1402份,涉及货值1.1亿美元,为外贸企业节省时间约1100天,节约成本约300万元。

关键词 大通关

【百姓声音】

在家门口实现货畅全球不再是梦想

“许昌大通关建设,预示着‘许昌制造’拥有更加快捷的出口通道。”出口纳税重点企业许昌恒源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王超说,“许昌人在家门口实现货畅全球不再是梦想!”

拥有7个生产厂区、11个国内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恒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大量业务集中在国外。王超说,许昌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验局设立后,不仅方便企业办理进出口手续,而且大大缩短货物在进出口过程中的时间,提高通关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业务量。

【新闻回放】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海关的先后获批,标志着我市大通关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许昌大通关建设将有力推进我市“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一体化,最大限度地简化货物提离手续,降低进出口单位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有了这样触手可及的“大通关”模式,许昌人在家门口实现货畅全球不再是梦想。

据统计,大通关建设让2015年1—10月份许昌市食品农产品出口达到11965.39万美元,货值同比增长62.8%。涉及“一县一品”和业务倍增的产品大多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为许昌市食品农产品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