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极端最高气温38.6℃,出现在7月13日的禹州;极端最低气温-10.3℃,出现在2015年11月26日的长葛;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09.7 毫米,出现在2015年6月24日的鄢陵……
2016年1月19日,市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发布了《许昌市2015年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我市2015年的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雪后的西湖公园景色怡人。
2015年,我市年景较好
2015年,我市气温和降水正常,日照偏少;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年景较好。
全市平均气温14.8℃,较常年偏高0.2℃。其中,年内气温冬季和春季分别偏高1.1℃和0.4℃,夏季和秋季分别偏低0.4℃和0.3℃。
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55.3毫米,较常年偏多4.0%。其中,降水冬季偏少28.0%,夏季偏少9.0%,春季偏多33.8%,秋季偏多17.5%。
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717.3小时,较常年偏少307.5小时。其中,日照除秋季显著偏少132.3小时,冬、春、夏三季分别偏少9.1小时、50.8小时、61.8小时。
市区文峰路,市民冒雪出行。
入冬首场暴雪寒潮影响巨大
2015年11月23日至25日,我市出现区域性强冷空气过程,鄢陵达寒潮等级。据介绍,11月23日和25日,鄢陵最低气温分别是0.3℃和-10.2℃,48小时下降10.5℃,导致提前供暖,造成非常绿树种落叶高度集中。
受地面强冷空气和高空强暖湿气流共同交汇作用,全市出现近6年来最大降雪过程。11月24日,全市普遍出现暴雪天气,长葛、禹州、许昌、鄢陵、襄城降水量(绝大部分为降雪)分别为25.1毫米、17.7毫米、21.7毫米、11.7毫米、16.5毫米;积雪深度24日8时分别为10.0厘米、5.3厘米、7.0厘米、6.0厘米、1.5厘米,24日14时分别为13.7厘米、6.8厘米、10.8厘米、10.0厘米、0.6厘米;许昌雪压24日8时和25日8时分别为16千克/平方米和23千克/平方米。
积雪造成道路积冰,对交通运输、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境内高速公路11月23日20时到24日10时实施封闭;11月24日10时,全市各高速公路除7座以上客车外,全部恢复通行,国道和省道及市区道路畅通;全市共出动警力680人次、警车210余台,快速处理简易交通事故40余起。截至11月24日18时许,全市城管部门共出动工作人员和环卫工3200余名,投入使用铲雪车25台、清雪车16台、洒水车10台,撒融雪剂30余吨。积雪降低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有利于森林防火。
市民在大雾中出行。
大雾日81天,破历史纪录
2015年1—12月,许昌、禹州、襄城、长葛和鄢陵大雾天数分别是81天、47天、21天、19天和15天。
其中,许昌大雾天数为8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9.63天,比2014年偏多12天,破1952年7月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多值。据介绍,历史大雾天数最多值为2014年的69天,次多值为1989年的62天。
暴雨造成
市区部分低洼路段积水严重
2015年6月24日,我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鄢陵、襄城、许昌、长葛、禹州日降水量分别是109.7毫米、97.6毫米、92.0毫米、88.6毫米、55.9毫米。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标志着我市进入汛期。由于降雨强度大,导致华佗路西段建安医院门前等部分低洼路段积水严重。
深秋寡照,出现罕见暴雨
2015年11月份,全市日照时数仅有36.0小时,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少112.4小时,为历年同期最少;光照严重不足,影响设施农业作物生长发育。
11月6日,鄢陵出现罕见暴雨,鄢陵日降水量为52.7毫米。
“这个罕见指的是秋末很少出现暴雨天气,降水量不罕见。”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东平解释。
强对流天气多发
2015年5月6日夜晚,我市出现强对流天气,瞬间极大风力为7-8级,局部达到9级并伴有小冰雹,造成我市小麦严重倒伏12万亩,点片倒伏20万亩,对正处于灌浆期的小麦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大风和雷电造成供电线路出现损坏现象。
另外,2015年7月15日(长葛和禹州)、7月30日下午和8月14日下午(许昌)、8月22日下午到夜里(长葛、许昌和鄢陵)、8月30日下午(长葛和禹州),部分乡镇雷雨大风造成少量树木倒伏,玉米倾斜;8月22日下午到夜里,许昌县陈曹等乡镇供电线路跳闸,由雷击和倾倒树木砸断供电线路所致。
晚霜冻,影响冬小麦抽穗
2015年4月13日,许昌、鄢陵、长葛和襄城的草面最低温度分别是-1.4℃、-1.0℃、-0.3℃、0℃; 4月14日,许昌和襄城草面最低温度分别是-2.4℃、-0.7℃。部分地区晚霜冻对正处于抽穗期的冬小麦有不利影响。
此外,4月14日,许昌地区凌晨到日出前有霜出现。
最高气温38.6℃,
市区高温天9天
2015年6月到8月,我市日最高气温≥35.0℃的日数,分别为鄢陵12天、襄城12天、长葛11天、禹州9天、许昌9天。其中,7月13日,我市出现了罕见大范围高温天气,禹州、襄城、许昌、鄢陵、长葛最高气温分别高达38.6℃、38.3℃、37.8℃、37.6℃、37.6℃。
受罕见高温天气影响,居民降温负荷骤升,许昌电网用电负荷猛增;7月13日,许昌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78.3万千瓦,但比2014年最高负荷211.1万千瓦(历史最高纪录)降低15.54%;受高负荷影响,7月13日,供电量达到3490万千瓦时;7月14日,许昌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95万千瓦,但比2014年最高负荷211.1万千瓦(历史最高纪录)降低7.63%。
春运期降雪,致道路结冰
2015年1月27日下午和29日凌晨,我市普降大雪,过程累计降水量分别是禹州12.6毫米、许昌12.1毫米、襄城11.5毫米、长葛11.3毫米、鄢陵10.0毫米。
积雪和道路结冰对正值春运的交通运输产生了明显不利影响,但对冬小麦等农作物越冬有利,为冬小麦返青和拔节储备了充足水分资源;同时降低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有利于森林防火。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