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聚焦发展谋良策 关注民生话和谐

刘春良铁代生王树山武国定等一同审议

摘要:

1月26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许昌代表团代表,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审查了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春良,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赵铁军,市领导王树山、武国定、郭元军、石克生、王忠梅,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韩玉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湘衡参加审议。

王树山代表在发言中指出,谢伏瞻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总结成就实事求是,安排工作科学精准,符合河南的实际,体现了全省人民的意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催人奋进、求真务实、承天接地的好报告。和全省一样,许昌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也与省直代表长期以来的大力关心支持密不可分。

王树山指出,“十二五”期间,许昌市始终围绕夯基础、利长远、惠民生,推进实施了一大批大事、要事和实事。一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生态水系建设、对接郑州航空港和“米”字形高铁、城乡公路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逐步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三大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初步实现了“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要事,破解了困扰许昌发展的瓶颈。二是围绕产业发展,狠抓科技创新内生驱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品位开放招商等重点工作,连续3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重奖科技企业和人才,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着力抬高招商引资门槛,大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生态环保、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进一步积蓄发展后劲。三是围绕民生改善,狠抓“十大民生工程”落实,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2014年重点实施了城市公交改革、出租车更新换代、公共自行车体系建设等民生实事,实现60岁以上市民免费乘公交;2015年重点实施了农贸市场体系建设,中原农产品物流港一期建成投用,新建和改建市区7座农贸市场;重点解决了学校“大班额”、看病难看病贵和创业就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四是围绕基层党建,狠抓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基层事务规范化运作;按照“四有标准”选配村支部书记,优先提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提高村干部各项待遇,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内在工作动力。五是围绕弘扬新风正气,狠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形成了向好向善的社会正能量,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进一步巩固,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下一步,许昌将借“两会”召开的东风,切实把“两会”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按照致力打通“六路”、建设“五型许昌”的总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更加出彩,为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王志宏代表建议,省政府应该根据全省不同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禹州市等资源型县(市),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去库存等方面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田秋琴代表建议,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政策机制,促进新业态加快发展。同时要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开展精准扶贫结合起来。

刘春真代表建议,省直相关部门在鄢陵县引黄调蓄工程上游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引黄工程水质达标;加大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变落后处理方式,真正实现“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

杨朝晖、刘胜利、董振杰、张建五、周遂德、王建奇、王子华、许玉箱、楚金甫、徐建敏等代表分别围绕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支持科技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打击非法集资、支持新能源发展、促进高效农业发展等进行了发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