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许昌县政府搬迁 见证许昌经济快速发展

最早在春秋楼景区办公,后搬到衙前街、新许路

摘要:

许昌县委、县政府原大院处新建的居民小区。记者 黄增瑞 摄

策划/刘力华

执行:黄增瑞 郝晋 代玺


阅读提示

许昌县的经济,随着许昌市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它的搬迁见证了许昌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在许昌县“老县城”所在地,依然生活着10多万人。

那么,许昌县政府办公机构历经了几次搬迁,为啥要反复搬迁?5月26日,记者来到许昌县许由街道办事处利民社区。曾在许昌县政府工作的几位退休老同志,给记者讲述了许昌县政府办公机构的搬迁经历。



县政府最早设在春秋楼景区

新成立不久的利民社区,是许昌县的第一个城市社区。它的管辖范围北起运河街,南至新许路,是许昌的“老县城”。

在利民路两侧,还有许昌县委、县政府和县直单位的老家属院,里面住着数万名“老许昌县人”。让这些“老许昌县人”难忘的是许昌县政府办公机构的几次变迁。

当日,在许昌县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门球场,记者见到今年73岁的许昌县政府办原主任李长华。说起许昌县政府办公机构的几次搬迁,作为参与者和见证人,李长华显得非常激动,很快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1963年,李长华从郑州农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许昌县参加工作,先后在县农林局、县民政局、县财贸局、县农牧局、县政府办等单位或部门工作。他对许昌县政府办公机构的几次搬迁记忆犹新。

“我刚参加工作时,许昌县委员会在如今的春秋楼景区内办公!”李长华说。

根据《许昌县志》记载:1948年,中共豫皖苏五地委决定,建立中共许昌县委员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昌县、市分开办公,县政府设在文庙内,也就是如今的春秋楼景区,后驻城内东大街,再驻文庙。1955年5月,许昌县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将许昌县人民政府更名为许昌县人民委员会,设18个科局。


投资1000余万元建“新区”

“文革”后,许昌地革委办公场所从市区衙前街搬到现七一路许昌大酒店对面。随后,许昌县政府等机构又搬到衙前街十几年。

李长华还讲,许昌县政府办公所在地,是当年曹丞相府所在地。曹操之所以把丞相府选在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尤其是南大街与天平街交会处,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在古代,军队安营扎寨时,为防止水淹,会选地势高的地方。这是曹丞相府建在这里的原因。”李长华说。

“老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是栋三层楼。”李长华回忆,县委礼堂在办公楼以东的位置,那里经常开会、放电影。后来,周围建了各县直单位的家属院。当时,此处人流量大,商业繁华。

《许昌县志》记载:因许昌县、市分设县城划市,1981年县直新区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至1985年,搬到新区办公的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等20多个单位。

李长华作为许昌县政府办主任,参与了搬迁的整个过程。当时,县委、县政府开会研究了3个搬迁方案。一是搬到许南路的八一厂对面,也就是县农场的位置;二是搬到许昌县尚集镇;三是搬到新许路附近。在征求大家意见时,不少人认为城南比较开阔,有利于许昌县的发展。

今年已经78岁,曾担任许昌县农牧局局长、工商局局长的刘少奎老人告诉记者,许昌县政府搬迁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一是许昌地区、市、县机构交叉在一起,显得非常拥挤;二是办公机构在市中心,地方小,不利于城市发展。


搬迁到新许路时四周都是荒地

搬家时,因为办公设施比较简单,只是一些桌椅、文件柜之类的东西,于是找到驻地部队官兵帮忙搬家。

刚搬过去时,新许路还没有打通,周围都是荒地,显得很荒凉。作为许昌县政府办主任,李长华肩负起打通新许路的任务。

新许路向西通往当时的107国道,正好规划通过许昌煤建公司的大院。李长华和县城建局局长石月芳开着推土机,把许昌煤建公司的院墙(后来县财政局的位置)给推倒了。当时,该公司有两个领导向政府写了辞职信,要撂挑子。随后,李长华向当时的县领导汇报,答复是“可以推”。 1985年,15米宽的新许路全线通车。

1985年,许昌县委、县政府搬到新的办公地点。随后,根据规划,县交通局、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农牧局、县党校等单位陆续建了自己的办公场所。

刚搬到新的办公地点时,大家遇到一个问题——工作人员的家在衙前街,回家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许昌县委领导安排一辆班车,早上把大家从衙前街拉到新许路,下班后再把大家拉回衙前街。班车一天要跑4个来回。

1986年,许昌县委、县政府又在利民路以北建起7栋三层或四层的家属楼。随后,许昌县直各单位陆续建了自己的家属院。

搬到新的地点后,许昌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其中,金三角、枪杆刘、梨园转盘成为我市有名的商业积聚区。生产假发的知名企业瑞贝卡,也坐落在附近。


“老县城”成为许昌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08年,许昌县四大班子搬迁至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促使许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移。这在许昌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市水系连通、生态水城的建设,这里已经到处高楼林立,工地一派繁忙景象。节假日的北海、饮马河、清潩河更是游人如织。许昌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

采访中,许昌县许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杨振华说,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许昌县“老县城”已经聚集了 10多万人,家具建材、布匹批发、房产开发等迅猛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许昌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