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五城联创”,让生活因城市而美好

摘要:

(一)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是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的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名篇《木兰诗》中的诗文。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话道出了城市给人带来的价值旨归,那么,《木兰诗》中的这四句诗,某种程度上解答了城市为什么能让人感觉“生活得更美好”——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人类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可以实现更多的生活功能——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发展环境好,等等。一句话,城市的首要功能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宜居宜业。

15年前,许昌市开启了“创三城”之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始进行“四城同创”。经过不懈奋斗,我们拿到了“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金字招牌。在此过程中,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城市功能也越来越完备。更重要的是,创建的过程,成为一个惠民的过程,切切实实让老百姓得到了福祉,让百姓纷纷点赞。现在的许昌,越来越宜居,越来越宜业。

(二)

但是,城市地位越重要,作用越突出,成绩越显著,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许昌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比如,入学难、养老难、就医难等问题,凸显的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滞后;文化、体育、便民服务的短板,折射的是人文关怀的缺失。

城市的核心是人,必须以人为本建设。联合国人居组织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提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的地方”。城市的首要功能,是为聚集在城市里的人提供安居乐业的场所。这就要求顶层设计和参与城市建设的人员,都要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作出充分考虑,让人的生活因城市而美好。

(三)

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们要以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五城联创”为载体,持续开展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让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就要争创水生态文明城市。水,曾经是许昌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如今却成为许昌的魅力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下一步,我市要继续加强水系管护,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为契机,坚持建管并重,健全长效机制,切实管好水、用好水,实施好引黄工程,营造好节水爱水环境,真正让我们的城市清水长流、美景常在。

让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就要争创海绵城市。2016年至2018年,在规划试点区内,我市在《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重点选择河湖水系、园林绿化、城市道路和有条件的建筑小区、公建项目等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设,形成示范效应。2018年年底,试点区域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2018年后,要全面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模式,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营水平,在全社会形成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将许昌市建设成面向区域和全国推广的具有影响力的海绵城市典范。下一步,我市要以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和忠武路地下综合管廊开工为契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下大力气解决“逢雨必涝”、“马路拉链”等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行得顺畅、住得安稳、过得舒心。

让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就要争创智慧城市。我市正在积极构建服务民生、政务、产业等多领域的政府“政务云”和社会“公有云”相结合的两个云计算中心,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城市公共信息和信息安全四大基础平台,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10多个智慧应用建成投用。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实施“宽带许昌光网城市”工程,推动形成大数据说话、大数据决策、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2018年完成智慧城市创建任务。

让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就要争创生态园林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好城市工作,必须把绿色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下一步,要继续抓好植树造林,以争创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坚持数量、质量一齐抓,在老城区注重见缝插绿,在新城区注重绿化提升,并积极探索立体绿化、垂直绿化,真正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打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辅”的绿色家园。

让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就要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今年,我市启动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力争2020年完成创建任务。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巩固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海绵城市创建成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确保城市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区域噪声平均值等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强化公共服务,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四)

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城市因奋斗而精彩。经过多年的奋斗,许昌城已产生华丽蝶变,市民业已共享创建福祉。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持续求进,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城市创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市上下进一步创新理念,明确任务,继续发扬“创三城”、“四城同创”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以“五城联创”为载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和人民携手持续开展创建工作,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许昌的金字招牌会更多,名片会更亮,人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谢雯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