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更臣向路人发放“弘扬雷锋精神”名片,提醒大家遇到困难可向他求助。
环卫工人被称为“马路天使”、“城市的美容师”。无论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他们都在马路上辛勤地工作着。这种勤劳敬业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重。66岁的王更臣是东城区永昌大道东段的“路长”。他带领环卫工人成立了“学雷锋服务队”,给外地司机指路,送迷路老人回家,救助遭遇车祸的司机……3年来,这支“学雷锋服务队”做的好事数不清。
广泛发放名片
让路人遇到困难来找他
“我们这条路上的环卫工人都是‘学雷锋服务队’的队员,在路上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向我们打电话求助。”7月4日,在东城区永昌大道东段,王更臣拿着一叠名片向路人发放。名片上印着“弘扬雷锋精神”几个大字和王更臣的手机号码。他说,几年来,这样的名片他印了数千张,大部分发给了外地的大货车司机、过往的路人等。有些外地司机来到许昌迷路了,会通过名片上的联系方式给他打电话,他总会热情地帮对方指路。
2013年,永昌大道通车。起初,这条路交通标志不太完善,总有一些外地司机迷路。“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能遇到几十个问路的司机。当时,领导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我一想,干脆成立一支‘学雷锋服务队’,为过往的司机和行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当年秋天,‘学雷锋服务队’成立了,这条路上的所有环卫工人都是队员。”王更臣说。
看到车祸无私救援
伤者家属送来锦旗
“学雷锋服务队”成立后,王更臣担任队长。他和队员在工作中处处弘扬雷锋精神,做了很多好事。
永昌大道远离中心城区,路上大货车比较多,交通状况相对复杂。王更臣说,2013年12月的一天,永昌大道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货车与一辆电动车相撞,导致骑电动车的老人受伤。车祸发生后,货车司机驾车逃离了现场,老人生命垂危。“我和几名环卫工人看到后,迅速跑过去,有的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有的照看受伤老人,有的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后来,伤者被及时送到医院,经抢救脱离了危险。他的家属专门送来锦旗,向我们表示感谢。据伤者家属说,因为我们记下了车牌号码,肇事司机很快就被找到了。”王更臣说。
2014年腊月二十三,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货车在永昌大道发生交通事故,面包车侧翻,车上3个人被困。王更臣和几名环卫工人帮忙把车翻过来,使他们及时脱困……
王更臣表示,马路就是环卫工人的工作地点,在路上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上前帮一把是应该的。
助人不图回报
用实际行动为许昌扬美名
王更臣习惯随身携带一本日记,记录下队员工作中遇到的点点滴滴。2014年冬季的一天,大雾弥漫,一名女子在永昌大道上被车撞伤,头部血流不止。队员段喜改从此处经过,二话没说,用三轮车拉着她往最近的村医疗所跑去,直到伤者被妥善安置后才悄然离去。队员刘秀玲先后两次遇到迷路老太太。她不仅给对方买吃的,还积极想办法送对方回家。一名周口司机驾车途经许昌,在永昌大道上车坏了。环卫工人骑三轮车拉着他跑到许昌县五女店镇买零件,事后婉拒了司机给的20元车费。一名湖北司机驾驶的车辆行至永昌大道没油了。环卫工人帮其买了200元钱的柴油。司机给环卫工人报酬,环卫工人坚决不收。湖北司机感动地说:“许昌人真好!”
“以前大家做好事我会记下来,比如上面说的这些事。后来,类似的事情太多,我索性就不一一记录了。我们的队员都说,做好事不是为了图回报,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王更臣说。
“学雷锋服务队”用爱心、热心帮助他人,不仅感动了外地司机,也感动了周围居民。居民中流传着一段顺口溜:“马路天使当雷锋,助人为乐不留名,要问他们图的啥?添彩许昌文明城。”
王更臣表示,他们要将雷锋精神发扬到底,让更多的外地司机在许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