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许昌散发“文化的光束”·聚焦 十届三国文化旅游周打响文化品牌,曹魏古城开发项目引来众人期待

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赢得专家赞誉

2016-07-26 10:40:46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策划/刘俊民 执行/记者 毛迎

我要分享:

摘要:

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记者 牛志勇 摄



核心提示

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先决条件是对那些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集聚、整合和利用,使其以独特的文化魅力让历史文化积淀再现时代人文之光。

自2007年以来,我市连续举办了十届三国文化旅游周,走出了一条富有许昌特色的文化事业发展之路,也为许昌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易中天、王立群、余秋雨、于丹等著名文化学者先后走进许昌谈曹魏议发展,将这个节会品牌推向了全省、全国和海外,许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迅速得以提升,极大地推动了许昌经济、社会的前行步伐,三国文化旅游周被人们形象地誉为“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易中天、王立群、余秋雨、于丹等名人、专家:

曹魏文化,是许昌丰厚的精神资源

为充分展现许昌的“文化符号”,并使之真正成为许昌的文化品牌,自2007年起,我市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三国文化旅游周, 这一“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提升许昌形象的金字招牌、促进文化繁荣的战略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力支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易中天、王立群、余秋雨、于丹等著名文化学者先后走进许昌谈曹魏议发展,将这个节会品牌推向了全省、全国和海外。

2012年4月28日,余秋雨担任第六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主讲嘉宾。余秋雨说,历史上很多名人是从许昌出发的,如许由、吕不韦、张良、曹操,许昌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有建功,如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钟繇。所以,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这个地方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作用都是无法抹去的。“不管许昌是一座什么级别的城市,我都会说,许昌是个大地方!”

王立群曾四次来许,先后参加过2007年第一届、2010年第四届、2014年第八届和2015年第九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他认为:“许昌在文化积淀的挖掘上还有很多可做的文章。”他说,许昌在三国文化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不仅遗迹多,而且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许都就是在这里。所以,大家公认许都是三国时期的政治中心。他建议,许昌作为三国文化之乡,在研究、继承、宣传曹魏文化方面需要“三坛”并重,即讲坛、论坛、剧坛,坛坛都要有好“酒”。

2007年,易中天参加了第一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他认为,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期。曹操父子雄踞许昌25年,“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在这片土地上演绎了无数威武雄壮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曹氏父子在此广揽人才,振兴经济,创立建安文学,终成帝业。这里不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曹魏集团赖以同吴、蜀抗衡的军事基地,同时给许昌留下了独有的灿烂的曹魏文化遗产和名胜遗迹,成就了汉魏故都彪炳史册的三国曹魏文化。

2013年,于丹担任第七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主讲嘉宾。她坦言:“来到许昌,不是我去讲什么文化,而是用我的身心,去深深感受汉魏长风。”“三曹”是许昌的文化遗产吗?于丹称,它是活着的精神资源。“许昌这个地方水阔天长,它有一种典雅,它有北方中原大地上的那种葱茏的庄严。”于丹认为“文化”是一个动词,文而化之。“许昌这个地方有圣贤的英明、‘三曹’的风骨,到今天还有钧瓷的闪耀。这里是一个值得感恩的地方,如果我们不仅仅把这里看作一个遗址,而且把这里看作精神凝聚的火炬,那么曹魏的精神在今天就还在闪光。”

许昌运通旅行社负责人刘华:

曹魏风情,是值得推介的许昌名片

说三国,离不开汉魏;说汉魏,离不开许昌。作为三国历史文化名城,许昌承袭了三国文化的基因,继承了丰厚的三国文化遗产,积淀了深厚的三国文化情怀。

许昌运通旅行社的负责人刘华从事旅游行业多年。她说,经常有外地的同行或游客向她咨询许昌有哪些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每当此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三国文化相关的景点和故事。


“许昌不仅有丞相府、藏兵洞,还有射鹿台、青梅亭、春秋楼、灞陵桥、运粮河、魏文帝庙、华佗墓和汉魏许都故城等。这些都是值得向外推介的文化名片。”刘华说,游客来到一座城市,除了游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之外,更多的是想了解当地的文化。只有把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光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才是真正的看点,才更具诱惑力、影响力和震撼力。对于旅游行业来说,特色就是竞争力、生命力。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外滩、丽江的古城,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特色符号,正是城市的魅力所在。而曹魏文化,就是许昌的特色符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许昌的城市建设一直紧扣曹魏文化这一主题。2009年建成的曹丞相府景区,成为集中展示曹魏文化的窗口。它与声名显赫的春秋楼、灞陵桥一道,成为拉动许昌市区文化旅游的“三驾马车”。除此之外,在老城区还有文庙、许州府衙、小西湖、南关大街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遗迹。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三国人、事、物、景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千余年来在许昌民间流传不衰。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一些流传较广的故事传说多种版本并存,各有千秋,精彩非凡。


文化研究学者杨继刚和旅游行业业内人士解淑云、李俊玲:

曹魏古城,令人期待

3月下旬,曹魏古城总体规划通过市规委会评审。这是市委、市政府继水系建设之后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曹魏古城综合开发的目标是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曹魏历史文化的展示高地、许昌市人文形象名片”。该项目的实施,为许昌城市建设史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所博士、副教授杨继刚说,曹魏古城综合开发项目不仅弘扬了历史文化,还有力地提升了许昌的文化品位。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曹魏古城建成后,将使许昌那段尘封的历史文化得以复活,使无形的历史文化有了外在的表现,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文化有了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曹魏古城综合开发项目的定位很准确,这个名称可以说是名副其实。该项目是弘扬曹魏文化、彰显许昌特色的一个重大举措,独具特色的古城风貌,与秀美的水系景观相结合,将使许昌的旅游特色更加鲜明。”市旅游局原纪检书记解淑云说。

解淑云表示,如今,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古道、古关,这些历史悠久又充满人文情怀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六古旅游”已成为全国旅游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她说:“曹魏古城综合开发项目顺应了‘六古旅游’的潮流,许昌古镇、古村资源丰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把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另外,可尝试恢复一些古街、古道、古关,提升许昌旅游品牌的内涵化、异质化,增加许昌对游客的吸引力。”

今年2月初,国家旅游局以通知的形式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市旅游局促进科科长李俊玲说,曹魏古城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市旅游业向“全域旅游”这一新模式迈进,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