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得到群众的信任,再苦再累也值

摘要:

核心提示

有着31年党龄的王建奇,担任禹州市梁北镇梁北村的“主心骨”已有23年,在一个小村里带出了一个拥有18家企业的大型集团公司;禹州市文殊镇陈南村昔日是“抬头才见天,低头乱石滩,温饱看天年”,在党支部书记王战军的带领下,获得了“禹州市最美乡村”的美誉;从经济薄弱到村强民富,襄城县十里铺镇单庄村的变化,离不开党支部书记余京亚的心血和努力……

小村办起大型集团公司

王建奇:让每一位村民都有幸福感


“这些年在基层工作,我不仅收获了感动和喜悦,还有肩上沉甸甸的责任。”8月17日,禹州市梁北镇梁北村党委书记王建奇说,对即将召开的党代会,他期待给大家更多指引,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

有着31年党龄的王建奇自1993年担任禹州市梁北镇梁北村党委书记以来,带领村“两委”干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致力推动经济建设,将两个村办小企业发展成拥有地砖厂、高档卫生洁具厂等18家企业的大型集团公司,实现年产值1亿多元,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3000多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王建奇非常注重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他任职期间,带领群众硬化大小街道14000多米,绿化率达到46%,建了村民议事厅、宾馆式的敬老院和花园式的学校。王建奇还十分关心村里的低收入人群,每年安排集体资金救济困难户、五保户等200多户,发放救济款10多万元。为此,他先后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梁北村是一个明星村,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文明村镇示范点”等称号。梁北村的街道两旁,在花木的掩映下,一排排整齐精致的别墅印证着这里的富庶。主干道的宽阔平整就不用多说了,哪怕背街小巷,路灯、排水沟等配套设施一样也不少。穿村而过的道路干净平坦,路旁新植的树木规整有序,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个村庄俨然一个小城镇。

“今年春天,村里又投资4万多元修建了东、西两个广场。我们要让村民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休闲生活。”王建奇说,村里的文化广场像磁铁,吸引着大姑娘、小媳妇、老大妈吃完晚饭来这里跳舞。村“两委”专门购置了音响设备。

“成绩属于过去,这个荣誉鞭策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尽职尽责,为群众作出更大的贡献。”王建奇说,对于即将召开的党代会,他们村的党员和村民都充满期待,老百姓希望党代表们把更多的基层声音带到党代会上;期盼通过大会,全市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靠实干赢来“最美乡村”的美誉

王战军 :肩上的担子连着脚下的路子


“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将开启新的征程,今后,老百姓的日子会更好!”8月17日,禹州市文殊镇陈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战军说,今后,他肩上的担子会更重,但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再苦再累也值得!

30多年前的禹州市文殊镇陈南村是“抬头才见天,低头乱石滩,温饱看天年”;如今,在党支部书记王战军的带领下,这里已是“千亩核桃连成片,别墅洋房山腰立,配套设施建得全……”。

军人出身的王战军,虽已年过六旬,可精气神十足;嗓门儿不大,但吐字成“钉”;学历不高,却充满智慧。“既然群众把这副担子交给我,我不仅要挑得起,还要挑得好,走好富民强村的每一步。”王战军秉承这样的信念,在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4年。

34年里,王战军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群众家里、田间地头和文殊镇政府、禹州市有关涉农部门……他这样忙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陈南村800多口人的幸福生活;他这样忙碌,是一位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是对“燕振昌式好书记”的最好诠释。

经过10多年的发展,陈南村的核桃种植面积已有1500余亩,每亩收入3500多元;发展优质核桃苗圃120亩,带动周边村庄种植核桃5000多亩,形成了许昌市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战军在担任党支部书记的30多年里,陈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口碑,还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获得了“禹州市最美乡村”、 “许昌市十佳新型农村社区”、“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

“没有辜负群众的信任,再苦再累都值了!” 王战军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这次党代会,他非常关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小村从落后到先进,从贫穷到富裕,从混乱到和谐

余京亚:当好单庄村的“领路人”



从落后到先进,从贫穷到富裕,从混乱到和谐,从传统种植到高效农业,从经济薄弱到村强民富,说起襄城县十里铺镇单庄村的这些变化,不得不提一个人。他5年前带领村民种植芦笋,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就是村民的“主心骨”——单庄村党支部书记余京亚。

走进襄城县十里铺镇单庄村,你会看到一条条水泥道路整洁平坦,一个个庭院幽静雅致。今年69岁的单庄村村民余石头,用“德、建、名、立”几个字道出了这几年单庄村村风、村貌的喜人变化。余石头说的话没错,以前的单庄村村容村貌差、村委管理混乱、历史遗留问题严重,亟须一位能人带领群众走出困境。在余京亚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该村自5年前建起文化大院开始,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农民趣味运动会, “戏迷乐园”,“好媳妇”、“好母亲”、 “五好家庭”、 “道德模范”评选。这些活动开展后,该村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单庄村党支部书记余京亚成了单庄村的领头人。他不仅改变了单庄村落后的村容村貌,使单庄村处处和谐,还在村里的南北主干道架设路灯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对路面进行整修,为村里架设电网线路、增设变压器。村民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村民致富。5年来,他带领村民种植芦笋,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高效农业的转变,从经济薄弱到村强民富的跨越,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目前,芦笋种植已辐射到襄城县的12个乡镇35个村,总面积3000多亩,带动农户2000多家。芦笋的亩产值也从最初的3000多元增加到万元左右。单庄村成为省级标准化种植基地。单庄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幸福。

有了这些成绩,余京亚并不满足。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他说,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想办法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市党代会即将召开,会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我将加倍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和谐、幸福,同时祝愿市党代会圆满成功。”余京亚说,下一步,他打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继续带领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给更多的老百姓办实事 ,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