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曹魏故都 水润莲城

——许昌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规划解读

摘要:

东湖美景


灞陵神韵



核心提示

对一座城市来说,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还是城市发展的源泉。

2016年初,市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提出依托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申报“许昌曹魏故都(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目标,并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半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相关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该项目于2016年4月通过省水利厅初审,6月29日通过水利部专家组评审;8月31日,许昌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实现了当年申报、一举成功的目标。

许昌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的规划范围在哪里?有何亮点?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效益?今日,本报为您详细解读。

关键词:规划范围

【解读】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位于我市中心城区。景区北起永昌路,南至南环路,西起西环路,东至京港澳高速公路,控制面积189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5.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4.35平方公里。

关键词:总体布局

【解读】景区总体布局为“一核 、两翼、六带”结构。一核:曹魏古城区域,以护城河水系为依托,建设码头,恢复古城墙、城门、城楼,打造具有“曹魏文化、古街古巷、水系环绕、古城新韵”的景区。两翼:一是曹魏遗韵区域,整合灞陵河三国文化产业园和运粮河三国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形成以三国文化游览体验为主的曹魏遗韵环线;二是许都新貌区域,整合清潩河、饮马河、天宝河、许扶运河,形成以城市生态休闲水岸、展示城市新貌为主的许都新貌环线。六带:灞陵河景观带、运粮河景观带、清潩河景观带、饮马河景观带、许扶运河景观带和天宝河景观带。

关键词:功能分区

【解读】根据水利风景区功能需求,结合许昌市城市资源,划分为五大功能区。集散区:依托现有市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为集散区。游览区:曹魏古城、曹魏遗韵、许都新貌三个区域,规划为游览区。服务区:依托许昌城市资源,规划为服务区。管理区:依托现有市水务局,规划为管理区。保护区:许昌古城、范围内文保单位,规划为保护区。

关键词:游赏分区

【解读】曹魏古城+护城河景观环带:范围为护城河5.3千米内。以护城河为依托,恢复古城墙、城门、城楼,以三国曹魏文化为内涵、以水上游为特色,打造以“精品景区+风情街区+护城河水上游”为框架的城市文化休闲功能区。

许都新貌——清潩河景观带:范围为永昌路至瑞贝卡大道10.6千米。按照“聚人”“兴文”“理水”的理念,整理清潩河两岸“水文化、三国曹魏文化、‘慢生活’文化”, 使之成为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成为展现许昌发展历史和生态文明城市魅力的文化长廊,融合市民休闲、科普教育、水生态修复技术和产业特色的城市生活舞台。

曹魏遗韵——灞陵河景观带:范围为永昌路至南环路13.8千米。以三国曹魏文化产业园为中心,由中心至南北两翼展开,融合三国文化内涵和许昌汉魏文化特色,自南向北规划演绎三国、雄霸天下、对酒当歌、梦回许都、关帝弘义、许君以昌、星宿灿烂、汉魏风骨、再见三国9个主题区域。

曹魏遗韵——运粮河景观带:范围为八一路至阳光大道7.2千米。以曹魏漕运文化、水生态文化为核心,在运粮河沿岸,自北向南规划曹魏屯田艺术风情区、三国名人文化区、漕运商业风情区、曹魏精神再现展示区4个核心区18个节点。

许都新貌——饮马河景观带:范围为天宝路至新兴路3.9千米。景观定位为风情民韵段,以展现许昌市的民风民俗为主题,使游人能充分体验许昌市厚重、浓郁的乡土文化。

许都新貌——天宝河景观带:范围为文峰路至学院路2.5千米。与许昌新城中轴线十字交叉,位于科技之星节点上,景观定位为现代时尚,以展现许昌市的城市建设,使游人能充分体验许昌市未来的城市景观。

许都新貌——许扶运河景观带:范围为潩水路至许州路4.8千米。运河的两岸纵向分布有南岸森林小火车景观带、许扶运河水上景观带、北岸滨水休闲景观带;横向自西向东分布有汉风雅韵区、建安升平区、文治武功区3个以三国曹魏文化为主题的区域。

关键词:旅游产品

【解读】依托许昌核心城区曹魏故都特色和都市桃源生态优势,主打曹魏文化旅游产品和都市滨水生态旅游产品,并配套工业旅游产品、美食旅游产品等,形成许昌都市旅游产品。

曹魏文化旅游产品——依托现状,以曹魏文化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为基础产品,进行率先开发,并抓牢许昌三国曹魏文化、老许昌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开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系列产品。

都市滨水生态旅游产品——抓住许昌作为中国园林城市的生态优势,依托护城河、清潩河、灞陵河 -运粮河等生态环境优良的城市绿地开展观光休闲活动。依托清潩河、灞陵河、天宝河、饮马河、许扶运河等都市滨水特色,开发运动康体、生态娱乐、休闲度假等系列产品。

同时,规划了灞陵河生态文化游线、清潩河休闲文化游线、运粮河三国文化游线、许扶运河湿地文化游线供游客选择。

关键词:服务设施

【解读】餐饮设施:开发三国主题特色餐饮——以三国曹魏文化为背景,包装出对外展示旅游形象的招牌菜,推出许昌三国餐饮名店。推出六大主题系列美食——梳理许昌传统与现代饮食文化,挖掘一批特色餐饮品牌,形成六大主题系列美食。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改造和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区,包括曹丞相府美食城、曹魏步行街、许昌特色小吃街(引龙巷—文会街)、滨水酒吧休闲街(西护城河)、运粮河餐饮文化节等。

住宿设施:优化酒店布局,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宿产品,建设具有“三国风情、中原风韵”特色,总量平衡、结构合理、秩序优良、管理高效、服务一流的旅游饭店接待体系,形成既满足旅游接待需要,又为城市商务、会展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的旅游饭店发展布局。

购物网点:加快旅游商品研发,构建以许昌文化创意产品为核心,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食品、工艺美术品、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主体的“许昌礼物”系列商品;将购物与休闲娱乐业结合起来,重点依托曹魏古城、三国文化产业园、运粮河漕运文化街打造若干特色购物街区,营造街区文化氛围,吸引创意、精品商店进驻。

旅游娱乐:依托曹魏古城、许昌博物馆、许昌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体验项目,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娱乐活动;着力打造“一台戏”——“梦回许都”情景演出、“一条河”——护城河夜游,努力包装许昌标志性夜游项目。按照景观时令变化和地方文化习俗,策划推出融季节性、表演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适应游客需求的娱乐项目和节庆活动。

关键词:多重效益

【解读】在社会效益方面: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将新增公益性设施用地面积,对实现水利风景区为社会公众服务,提高生态水系周边土地价值,促进社会平等、增进公众福利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建成后,生态水系周边风光带将形成许昌市生态环境高地和文化高地,成为“水韵莲城”新城市形象的代言,成为“曹魏故都”历史文化的表征,进一步确立许昌市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的文化特色。通过滨水区公共绿地景观节点设置和文化主题赋予,创造富有历史意义和审美情趣的水文化景观,实现人水和谐统一的新面貌。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将成为许昌市旅游线路中最重要的都市板块,政府通过水利和旅游投资触发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建设,完善许昌市水生态系统,改善许昌市水系水质,遏制生态退化,提升水系滨水空间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改善滨水护岸植被环境;形成微循环和小气候,使城市大气环境得到更新,有效降低雾霾。

在经济效益方面:根据许昌市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主要旅游收入类型及游客规模预测,预计到规划中期末(2025 年),在景区旅游投入运营的第 10年,可获取直接旅游收入最高达99.7亿元,实现景区旅游持续、稳定发展;带动城区土地升值;为居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责任编辑: 刘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