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倾尽全力抓好惠民德政工程

——我市落实2016年省定重点民生实事情况追踪

摘要: 省定重点民生实事,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凝聚民力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围绕省定重点民生实事的落实,我市在强化资金保障和优先资金供应上可谓全力以赴。截至目前,我市在16件重点民生实事上实际财政资金投入29.5亿元,占计划的82.7%。同时,协调督促各责任单位多形式筹集资金,建立了多元化的民生项目投融资和运营机制。

我市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经常深入学校、工地,对留守学生、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我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保护。

今年以来,我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道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省定重点民生实事,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凝聚民力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16件重点民生实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推进,安排督促各责任单位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实事办好,让群众受益。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部署,将省定民生实事任务全部纳入我市重点民生实事的盘子,着力推进落实,并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2016年许昌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对16件省定民生实事进行了逐一细化分解,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切实加大实施力度,确保真正落到实处。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坚持每季度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市委书记武国定、市长胡五岳经常到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现场,实地察看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资金时,优先考虑民生实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确保了任务的较好落实。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围绕省定重点民生实事的落实,我市在强化资金保障和优先资金供应上可谓全力以赴。截至目前,我市在16件重点民生实事上实际财政资金投入29.5亿元,占计划的82.7%。同时,协调督促各责任单位多形式筹集资金,建立了多元化的民生项目投融资和运营机制,确保了重点民生项目资金供应。同时,我市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民生实事落实的重要保障来抓,认真落实月督察、季通报制度和重大问题协调解决联动机制,明确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为民生实事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安排督促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亲力亲为、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16件重点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关键词】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市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56亿元,其中,省级资金3901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600万元、债券资金1.0141亿元;同时,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29亿元,其中省级资金2亿元,市级2914万元,重点支持124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转移就业、贫困群众特殊救助等,不断提高和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我市共规划各类扶贫项目469个,其中基础设施类223个,公共服务类116个,产业发展类98个,其他32个。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许昌市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真落实、真推进。全市44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47个贫困村,定期进村入户现场办公,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截至目前,市级领导到联系点现场办公累计达108次。

【关键词】提高养老保障和服务水平

【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养老金发放目标责任制。将养老金发放工作落实到人,加强对各发放环节时间点监控,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1—7月份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169049万元。二是积极开展退休职工和供养人员年度认证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124492名应认证人员已有115000名通过固定认证点、社区流动点、异地协查、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了认证。三是持续加大养老保险征缴力度。重点抓好有缴费能力但存在拖欠养老保险费情况的企业,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工作成效。1—7月份基金征缴124851万元,累计结余143093万元。

有关统计显示,今年,我市实施了许昌市区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6年—2030年),落实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和机构补贴政策。新增社会养老机构12家,新增养老床位897张。同时,建立了“十三五”养老项目库,以项目的落地带动产业的发展,目前项目库已储备和开工的项目有22个,总投资约357亿元,以满足我市乃至周边老年人不同层次机构养老的需求。

【关键词】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落实情况】6月30日,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260元,比省定标准提高2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137元,比省定标准提高10元。同时,我市还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新的补助水平和供养标准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截至7月底,各县(市、区)已按照新标准执行,同时已将上半年的提标部分资金补发到位。目前该件民生实事已完成。

【关键词】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救助力度

【落实情况】我市成立了许昌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于2016年7月对全市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部进行入户调查登记。目前,全市共录入河南省残联社会保障系统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重度残疾人29478人,持第二代残疾人证困难残疾人19479人。同时,我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其中聋儿助听器语训18名,脑瘫儿童90名,智力残疾儿童186名,孤独症儿童15名,已经进入定点医院。全市共计544名儿童的救助费用由中央彩票公益拨付,省财政资金匹配。

围绕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我市扎实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在全省率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许发〔2016〕11号)和《关于建立许昌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对农村留守儿童排查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后,我市于7月25日在全省率先上报省民政厅,圆满完成了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

【关键词】持续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落实情况】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今年1月已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为每人每年420元。目前,全市财政给予补助已经到位;去年年底,我市已实现了城镇居民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已经提高至75%以上。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在职人员在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在85%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在75%以上。

根据省统一部署,适当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和支付比例。目前,我市新农合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已由2015年的22元/人/年提高为24元/人/年,合规自付的费用超过1.5万元的,按照不低于50%的标准进行支付。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累计赔付28396人次,共计9775.21万元。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补助标准。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新农合个人缴费已由90元/年提高到120元/年,政府补助人均已由380元/年提高到420元/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383.7万人,参合率达99.97%,位居全省第四位。2016年1—7月份,全市享受合作医疗补助的参合农民为864.3万人次,补助金额11.75亿元。

【关键词】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

【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工程,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县域医疗联合数据中心试点,搭建以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为主要内容的县域医疗联合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共享,积极开展远程会诊和健康咨询。

作为全省区域协同医疗项目建设的第二批参与建设试点市,我市确定许昌市中心医院、鄢陵县人民医院作为我市的试点单位。目前,市中心医院已经完成区域协同医疗中心机房和会诊中心建设,已进入网络接入阶段;鄢陵县人民医院建设省数据中心与医院进行连接的网络专线,网络安全设备已到位,专网建设已完成。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实现试点医疗机构与省、乡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建成以鄢陵县为试点的区域医疗联合数据中心服务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和健康咨询,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条件。

有关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鄢陵县中心医院迁建项目总投资3.8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目前,门诊综合楼、病房楼已投入使用,护理楼正在进行第三层施工,预计年底前主体完工;禹州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总投资1156万元,建筑面积约436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地面一层已经完成;禹州市张得镇卫生院病房楼建设项目等10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有2个项目竣工,今年12月底前可全部完工。

【关键词】加强学前教育设施建设

【落实情况】2016年,省明确的许昌市幼儿园重点建设项目任务为109所,新增3万个幼儿学位。我市结合实际,为加快扩充幼儿学位,把2017年16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提前到今年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6所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增约9600个学位。今年年底,我市确保完成新增3万个幼儿学位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落实情况】“全面改薄”工作依据五年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要求,该件实事稳步推进,基本完成预期目标。目前,全市校建类项目开工260个,开工率达93.9%;竣工147个,竣工率达53.1%。设施设备类项目已全部完成配置。

【关键词】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落实情况】今年我市共招聘特岗教师330名。特岗教师招聘的各项工作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正在有序进行,总体进度已接近尾声。目前,各个设岗县正在对拟聘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按照工作计划,330名新招聘特岗教师9月初全部到岗。

今年,我市计划招聘农村教学点全科教师51名,其中本科27名,专科24名。目前,招生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正在有序进行。8月8日,《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已印发实施。

【关键词】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落实情况】截至目前,我市开展各类培训10999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5万人的73.3%,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97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4.6%。其中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15247人,完成目标任务23000人的66.3%;创业培训5476人,完成目标任务5000人的109.5%;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9363人,完成目标任务12000人的78%;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54902人,完成目标任务75000人的73.2%;退役士兵培训1007人,完成目标任务1000人的100.7%;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1500人,完成目标任务2500人的60%;青年农民工培训1300人,完成目标任务2000人的65%。

【关键词】深入实施蓝天工程

【落实情况】截至7月31日,全市空气优良天数121天,PM10、PM2.5平均浓度值分别为130微克/立方米、64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同比增加48天,PM10下降4微克/立方米,PM2.5下降23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强力推进燃煤小锅炉拆改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燃煤小锅炉拆改59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4台。全市10吨以上燃煤锅炉均已实现达标排放。

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三夏”期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秸秆禁烧总体形势好于往年、优于周边;8月29日召开“三秋”生产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已经就“三秋”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作出部署。

强力推进扬尘污染治理。我市建立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施工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在线监测、监控,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周边全部围挡、物料堆放全部覆盖、出入车辆全部冲洗、拆迁工作全部湿法作业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建筑施工扬尘对大气的污染。

【关键词】深入实施碧水工程

【落实情况】我市对17个主要河流断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并设立黑臭水举报平台和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经排查,我市未发现黑臭水体。同时,稳定运行人工湿地。将人工湿地工程考核纳入市区河湖水系管理考核内容,每月组织一次现场考核和水质监测。目前,全市7座人工湿地出水水质稳定达到V类以上水体标准。

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切实加大雨污水管网建设力度,计划新建改建雨污水管网100公里,目前已开工项目24个,均按照进度要求正常推进。据统计,我市目前累计完成管网铺设32.4公里,年底前能够完成100公里建设任务。强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鄢陵县环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经完工,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长葛市大周镇污水处理厂已经投运并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关键词】深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生态创建,确定了6个乡镇和12个村开展生态创建工作,专门制定了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任务层层分解。目前所有创建对象全部按照创建指标开展工作,并且已编制完成了相关申报材料,确保在10月份省级验收中完成省定任务。

从今年起,我市每年从市级财政单独列支1000万元,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奖补资金;各县(市)均按照每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了稳定的村卫生保洁队伍,并推行“户投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实现所有行政村垃圾清运处理全覆盖。目前,已向省住建厅推荐长葛市为省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县(市)。截至目前,长葛市大周镇污水处理厂等5座污水处理站分别建成并投运。

【关键词】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积极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计划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9个、7163套。截至7月底,已开工建设6509套,开工率达91%;基本建成目标任务4000套,已建成5022套,超额完成基本建成目标任务。

同时,我市还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安排禹州市等5个县(市)84个乡(镇、办事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800户。截至目前,该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全市已开工建设738户,竣工425户。

【关键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县城条件

【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农村公路1323.8公里,改造桥梁6717延米,完成投资15.95亿元,分别占目标任务的88.3%、63.4%和117.9%。要求新改建农村公路480公里,已建成536.94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111.8%。

截至7月底,全市各县(市、区)通过饮水安全工程结余资金、社会投资、县财政直接投资等形式,已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万人,占计划的70%。该项任务完成不存在困难,年底之前能够完成。同时,全市安排县级城市按照三类以上标准新建、改造公厕50座,新建大型垃圾转运中心3座,目前已完成新(改)建公厕35座,在建22座;已完成新建垃圾中转站9座,在建10座,11月底前可全部建成,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座大型垃圾转运中心已全部建成投用。

【关键词】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落实情况】截至目前,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98件(市法律援助中心480件),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5%,接待咨询共计18332人次,占全年目标任务的83.3%。两项工作任务均超额完成时序进度。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