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潜心育桃李 爱心铸师魂

摘要:

编者按

教师是筑梦人,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他们把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帮助千千万万的孩子梦想成真。而到了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他们留给自己的却是两鬓白发。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美好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向教师表达最真诚的祝福——您辛苦了!祝您健康快乐!


市二中于转运:用真心待学生

于转运已经与市二中结缘30余年。他是一名数学老师,也是一位资深班主任。23年班主任岗位上的磨炼,让他对此项工作有了独特的理解。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在班级管理中只有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创新性,才能带出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纪律严明、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于转运说。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他用真心待学生,用真爱管班级,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刚参加工作不久,于转运班里有个女孩小菲下午放学没有回家,家长和学校都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了解情况后,于转运赶紧去几个学生家问情况,其中有学生反映小菲有可能骑车去漯河一亲戚家了。获悉这一线索后,于转运马上向小菲家长问明该亲戚家的地址,并乘汽车前往漯河。然而,到漯河后于转运发现,小菲并没有在亲戚家,只好乘火车返回许昌。原来,小菲骑车到临颍火车站时天已经黑了,便睡在了火车站的候车室里,被车站值勤人员发现后送回了许昌。随后,于转运又专门到小菲家了解情况,小菲泪流满面地对于转运说:“于老师,你放心吧,我以后再也不会出走了,我要好好上学。”

于转运从教30余年来,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于转运说,在班级管理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有些事情是自己无法预知的,一旦事情发生了,作为班主任要积极想办法解决,要替学生着想、替家长着想。正是凭借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于转运当班主任这么多年,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支持和理解。

在班级的各项评比活动中,于转运始终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并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在每学期期末的各项评比中,于转运的班级坚持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先进行集体投票,之后选三名同学,一个唱票、两个监票,并当场公示票数。为此,多年来,于转运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不公平的。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可逆的,班主任肩上责任重大,只有用真心和真爱,才能收获学生的信任,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于转运说。


许昌实验中学董雪霞:让学生从物理认识人生

董雪霞,现任许昌实验中学物理教师,是中学高级教师、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昌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从教30年,她始终把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走出了一条艰辛却多姿的从教之路。

董雪霞曾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课观摩课奖项,辅导的学生有多人次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特等奖。这些成绩,得益于她持续、深入地研究教育思想,以及大胆、开拓性地改革教法。董雪霞的物理课堂,总能以新奇、实用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她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并得到了全市同行及学生的好评。为此,她多次受邀去各县(市、区)进行教师培训,传授教学经验,引领同行走在教改教研创新最前沿。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董雪霞还积极参加辅导材料编写工作,撰写的论文《当代物理教学对中学物理教师的更高要求》《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素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等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二等奖。

从教以来,董雪霞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并总结出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她以热诚、踏实、细致的作风对待工作,以信心、诚心、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从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探索教育不同青春期孩子的途径,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因此,她所带班级学生学习气氛浓厚,风气正,凝聚力强。董雪霞最让同事服气的一点是,不管她接手的班级初始情况如何,初三毕业时成绩总能名列前茅。因此,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家长的信任。”董雪霞说。让董雪霞感动的是,多年来,她在家长中间有着很好的口碑,家长放心把孩子托付给她。学生和家长说,董雪霞的教育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在董雪霞看来,是对她最大的鼓励,也是她最大的“获得感”。


许昌实验幼儿园张丹:永远铭记爱与责任

“我曾十分羡慕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心里想,什么时候我也像她一样,能有着10年的教龄啊!羡慕着羡慕着,25年过去了,我曾经的学生已成家立业,我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教师了。”忆起自己的幼教生涯,张丹如是说。

张丹是许昌实验幼儿园教务主任,也是我市幼教工作先进个人、市直教育系统骨干教师,还是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这些都是她25年幼教生涯的另一种彰显。

众所周知,幼教工作平凡而又琐碎。从张丹下定决心做一名“孩子王”的那一刻起,她就把爱与责任铭刻进了自己之后的岁月。在孩子的眼里,张丹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妈妈,是他们的朋友也是他们的玩伴。“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无关相貌和智商。”张丹说。她总是格外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想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包容,想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信心和尊重。有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每每提起儿子幼儿园的生活,总是念念不忘张丹对孩子特别的关爱和帮助。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在值班的她“第一时间”叫醒正在熟睡的孩子们,组织他们迅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上,并在撤离的过程中提醒其他班级。在安排好孩子们后,她及时给每个家长报平安。在此过程中,她没有挤出时间询问一下还在住校的8岁儿子的情况。

正是凭借着这种爱和责任,张丹收获了一批又一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收获了孩子成长带来的欣喜与快乐,也收获了幼教事业带给她的充实和满足。

当张丹从一个懵懂少女,渐渐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后,她的工作中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创造各种条件,带领青年教师更多地走近孩子、了解孩子,更快地站稳讲台胜任工作,更好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密切配合,更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回首25年的幼教生涯,张丹会感慨生命的美丽。一届又一届的孩子羽翼丰满展翅翱翔,一批又一批的老师茁壮成长为中坚力量,一代又一代的“实幼人”为幼儿教育燃尽了青春。对张丹来说,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她期待许昌幼教的更好发展。


市毓秀路小学李仲慧:严字当头 爱在其中

29年了,李仲慧从没想过离开深爱的讲台。

李仲慧是市毓秀路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29年来,一直以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着,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事情,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多年来,李仲慧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并担任过班主任工作。“我现在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了,但可能是习惯了,总是不自觉地就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当中。”李仲慧说。在日常工作中,她会积极配合所教班的两个班主任。李仲慧还特别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其中”,经常与学生聊天儿、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用爱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她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常开展“比、学、赶、帮、超”“手拉手” “一对一互帮互学”“争当学习标兵”等积极向上的活动,使整个班级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风。

在教学中,李仲慧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愿学、乐学。凭借较强的业务能力,李仲慧多次在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作为学校的年级数学教研组长,李仲慧带领全组数学教师潜心教研,以课堂为主阵地,狠抓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促使该组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她还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和反思,积极参与并申请省、市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她主持的省级课题《“学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已结题并获省科研成果奖。

29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漫长的,而对于一名人民教师来说,29年的生活很简单,教好一节节课,送走一批批学生……29年,并不是结束,对于李仲慧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她期待着遇到更多的新鲜面孔,期待着把更好的教育送给更多的孩子。


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孙杨:三尺讲台绽放青春

又是一年桂花香,又是一年开学时。9月10日,是第32个教师节,也是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孙杨人生中第8次过这个节日。

“我第一次走进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的时候,心中百味杂陈,是紧张还是兴奋我自己也说不清,也许更多的是对美好的憧憬。”谈起刚从教的情形,孙杨笑着说。她满怀喜悦去迎接这充满挑战的工作。然而,当真正开始教学,正式接触孩子以后,面对各种教学和班级管理问题,孙杨不止一次地偷偷掉泪,甚至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迷茫感,不知如何走出心理困境。

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的领导与老教师看出了孙杨的彷徨无助,并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领导会认真批阅我的教案和教育教学札记,给出经验性的意见和建议,能发现我的亮点,也会指出不足之处。”孙杨说,“不仅如此,学校还为我们年轻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例如,请校本部知名教师到我校授课,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这些鼓励和措施,对孙杨的成长帮助非常大,让她得以快速从最初的迷茫中走出,并成为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这几年中,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所执教的课先后多次被评为校优质课一等奖、市级优秀奖;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市级作文竞赛屡获特等奖、一等奖,辅导的学生参加三国文化周朗诵比赛并获得一等奖。

在班级管理方面,孙杨也在不断地摸索学习,并梳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班级管理讲究艺术,要多动脑筋,考虑孩子的需求。”孙杨说,“要想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节奏,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经过努力,她所带的班级不仅多次获得校级“红旗中队”“优秀班集体”等称号,她本人也在去年获得了“市优秀辅导员”的荣誉称号。

“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让我一路走来,满眼芬芳。我将继续努力,焕发青年教师的活力,为学校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孙杨说。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