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涉外导游英语》课程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成为河南省外语类课程唯一一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这是该系的又一张闪亮名片,也是对该系近年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努力的肯定。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成立于2002年。组建至今,该系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及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建立并完善了社会服务机制。该系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考核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既有专业特长又有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在幼教、外贸、涉外旅游及酒店管理领域广受好评,市场需求旺盛。2014年12月,该系旅游英语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那么,该系是如何提升学生素质,并保障学生更好就业的呢?在多年的探索中,该系以各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群)需求为切入点,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调整,建立了“岗、课、证”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即“依岗设课、依课考证”,以课程为桥梁,沟通“岗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实现了“岗、课、证”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双证、多证”制度,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保证了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并最大限度地为就业服务。
为了让学生更加接近社会前沿,该系积极探索了“互动式行业全程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系与许昌的地方企业和单位进行深层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分析区域经济与行业背景、专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确定、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实习实训、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检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面达成合作,让学生实现学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各专业以技能核心课程为切入点,探索出“四化”核心能力课程建设模式,即课程内容模块化、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资源数字化、课程考核多元化。“四化”核心课程建设模式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同时,该系还完善了“四结合”质量监控体系,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评价学生与评价教师相结合,学校质量监控与企业监控评价相结合,保证了学生素质的持续提升。
凭借着优秀的教师团队、优异的办学成绩,近年来,该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绩,现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个;该系学生先后荣获1个国家英语口语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4个河南省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5个河南省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6个河南省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
“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社会经济的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秉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实现梦想,为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