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当归》上演的是“去”或“留”,幕后故事讲的却是——

梦想,坚持就有可能实现

2016-10-21 15:24:45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肖涛 李翊飒

我要分享:

摘要:

核心提示

10月9日晚,荣获第14届“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最高奖项“金刺猬”奖的许昌学院原创话剧《当归》巡演归来,并在该校音乐厅再次隆重上演。

细腻真实的表演,贴近生活的台词,性格丰满的人物……这部话剧经过3天的巡演,火爆了许昌人的朋友圈。很多人表示这部话剧演的是自己家的事。

直抵心底的台词是如何创作出来的?一群非专业院校的学生缘何能够脱颖而出?10月16日,记者走进许昌学院,与话剧《当归》的编剧张晶晶以及部分参演人员面对面,听他们谈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当归》剧照。  张晶晶供图


感同身受 观众泪洒现场

10月9日晚,许昌学院音乐厅内,钢琴随着剧情轻柔地演奏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旋律。

话剧《当归》讲述了孟小鱼的母亲和姥姥两代人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变化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又通过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呈现出生存困境,反映了大都市青年、小城市家庭和农村老人对于“家”的理解差异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三代人不同的心路历程,决定了其对‘留下’和‘离开’有着完全不同的抉择。没有谁对谁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在90分钟的演出里,随着不时抖出的包袱,观众被深深地代入剧情,时而欷歔,时而抒怀;时而乐不可支,时而热泪盈眶。《当归》谢幕后,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了这部话剧,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根在哪儿’。这让我想起漂泊在外的那几年,我也曾犹豫是留在西安还是回到许昌。从孟小鱼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30岁的任刚感触颇深地说。

“看《当归》的过程中,感觉话剧里的妈妈就是我的妈妈,而我就是话剧里的那个女儿。这部话剧有太多生活中的影子。朴实、真诚是《当归》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市民张淼说,她希望《当归》在许昌再加演几场,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优秀的话剧。



创作话剧,只为给学生提供舞台

“创作《当归》这部话剧,最初只是想给学生们一个表演的机会。”谈到自己的创作初衷时,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该话剧编剧张晶晶表示。

据张晶晶介绍,为了探索戏剧专业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2012年12月,其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许昌学院特聘教授)合作开设了编剧表演教学实验班,面向文学与传媒学院跨专业、跨年级招收30名编剧和演员,实行小班授课,每周六、周日上课。该班从早上8时开始上课,有时次日一两时才结束。

编剧表演教学实验班把表演与编剧教学放在同一课堂进行,使学生在表演中解读文本,在创作中熟悉舞台。在许昌学院校领导和系领导的支持下,该实验班的学生先后排演了四五部短剧。

“为了检验学生的实力,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和河南大学教授袁若娟的鼓励与支持下,2014年年初,我根据自己曾经的‘北漂’生活,以及对周围人生活变迁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创作了《当归》这部作品,其间五易其稿。”张晶晶说。


为演好一个配角,人物小记写了十余篇

在2014年的“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期间,张晶晶带领3名学生一起到北京做志愿者,观摩其他高校学生的演出,聆听评委们的点评,从中学习经验。

“有些剧目,我感觉演得很棒,但评委一针见血地指出情感、台词等方面的不足。对照自己,我的心态不再漂浮,而是沉下心来揣摩角色。”曾参与第14届“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演出,饰演一名50多岁女性的刘文静说,她只有22岁,为了饰演角色被化妆成那么老,心里很不情愿。可从北京回来后,为了演好角色,刘文静不仅开始观察母亲如何与阿姨相处,还时不时到年龄较大的阿姨家住上几天,揣摩其神态和行为习惯。

“每次,我都会记录下自己对50多岁女性的理解。两年下来,光人物小记我就写了十余篇。一个个小细节让我饰演的人物形象越发饱满,我演起戏来得心应手。”刘文静说。

在《当归》剧组,像刘文静这样努力的演员比比皆是。饰演“服务员”的赵安只有“欢迎光临”、“你的咖啡”、“欢迎下次光临”这三句台词,但为了使话剧出彩,他给自己加了不少戏,如故意抛个媚眼、换个语调,竟然收到了幽默滑稽的效果,受到了老师的赞扬。

在2015年“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上,虽然有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参评,但许昌学院的学生凭借《当归》夺得最高奖项“金刺猬”奖。这也是自2001年该戏剧节创办以来,河南省高等院校首次夺得此项大奖。

“捧回‘金刺猬’其实是实至名归。虽然我们不是专业院校的,但我们配备了专业的师资力量。4年来,学生们都以专业的态度来磨炼自己。”张晶晶表示。

参与第14届“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并出演《当归》的学生大多毕业了。但实验班的经历让这些学生养成了认真、踏实的习惯,对他们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有两个学生在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工作,有三个学生在北京蓬蒿剧场工作,还有的做了独立制作人、制片人助理等。专业经验的积累对他们从事相关行业来说帮助颇多。”张晶晶说。

专业团队商演,收获众人点赞

目前,话剧《当归》在专业团队的演绎下,已在北京各大剧场商演六轮,荣获多项戏剧奖项,也收获了颇多专家和网友的好评。

国家话剧院一级退休导演、戏剧教育家林荫宇:全剧表演基本遵照写实主义手法,着意细节刻画、性格塑造与人物情感的积累和迸发,表演细腻真实。

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该剧关注北漂一族的生存困境,探讨的是这一群体该往哪里去的未卜命运。全剧表演细腻真实,编、导、演创作完整统一。剧中主人公身处两难境地,发出疑问:“我的根在哪里?”面对这样的疑问,作品没法儿给出答案,剧名却寄予着希望,暗寓着生活的方向: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网友“落跑的兔子”:这是我看过的最贴近现实的话剧。剧中泪点很多,反映了残酷的现实。大概每一个家庭关起门来都有许多心碎的状况,做父母是天下最难的事。剧中笑点也很多,各种方言切换,笑死人了。总之,这是非常打动我的一部剧,点赞!

网友“涛声依旧”:《当归》道出了所有北漂人的痛,揭的是心灵之伤,不但揭了,还往伤口上撒盐,玩命问你:为什么来北京?靠什么坚持下来?所以看《当归》的时候,我就像在照镜子。《当归》确实不是戏,因为它是血淋淋的生活!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