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许昌瑞达化工有限公司院内的望东亭。
阅读提示
说起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园,很多人不陌生,但市民可能不会想到,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乡罗庄社区历史上的康庙与巩义市的“康百万”有很深的渊源。康庙的前身是啥?巩义的康家因何重金扩建女娲庙?李自成南逃时在康庙藏了多少珠宝?10月18日,记者进社区采访,为您收集康庙的故事。
“康百万”曾扩建女娲庙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康庙名声在外,影响颇大!”采访中,当过村主任的孙秀成给记者说,当时,西至平顶山市鲁山县,东至安徽省亳州市,只要一说“康庙后罗庄的人”,人家都非常清楚。村里的人在外面迷了路,跟别人说自己是康庙后罗庄的,就能很快找到家。
记者在 1933年编撰的《许昌县志》上看到女娲庙在城南龙潭保的记载。
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办副主任金禹光向记者介绍,2002年秋,他受许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委托,专门利用半个月时间,走访罗庄、大户陈等村庄,了解康庙的历史。
金禹光讲,在他调查康庙的历史时,生活在村里的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曾在康庙当道士)拿出一张国民政府发给女娲庙的地契,上面显示女娲庙占地60余亩并盖有“县长”的大红印章。
据这位老人说,明朝时期,巩义的一个康家人在许昌做生意过程中赔了钱,发展遇到困难,到女娲庙里一次次向女娲寻求护佑。
结果,他的生意神奇地变好了。他按照当初的承诺,拿出重金扩建了女娲庙。
后来,女娲庙改称为康庙。
据说,曾经,“康百万”作为国内的首富,每年的“经济会议”都选在许昌的康庙举行。
“康庙规模最大时,有房间300余间,气势恢宏,香火兴旺。”金禹光说,最初在康庙当佃户种地的人后来落户在此,经过繁衍生息,有了如今的罗庄社区。
李自成南逃途中住进庙内,井中藏珠宝
明末,连年战乱,康庙规模逐渐变小。
有一年,李自成军被明军攻破,从北京一路向南逃脱,路过许昌的康庙,便在庙内驻扎歇息。
然而,追兵将对李自成残部形成合围之势,李自成只好丢下辎重带人继续南逃。
“在紧要关头,李自成安排官兵把他们带的珠宝全放进庙内的一口水井,而后安排几个亲信化妆成庙里的道士专门看守这些东西,准备日后取走。”金禹光说,李自成等官兵离开康庙时,担心井内藏有宝物的事泄露,就把庙中原来的道士全部带走了。
李自成南逃被灭数年后,留守在庙里的亲信相继去世,最后一个亲信也病倒在床上。这时候,康庙附近孙庄一位姓孙的人经常来庙里,为这个假道士做饭、拿药,对其精心照顾,使其病情有了好转。
又过了多年,这个假道士在弥留之际,告诉了一直帮助他的孙某当年在井内藏宝物的事,并托付孙某,如果李闯王派人来找,一定要把这些宝物归还。
孙某家有兄弟五个。一天夜里,他们哥儿五个来到康庙,把井里面的宝物全部取出,用独轮车偷偷运到自己家中。
“天刚刚亮的时候,有村民到许昌城办事。他们捡到路上散落的宝物,后来都发了大财。”金禹光说,办了这样一件大事,五兄弟当然不敢向外人透露,就出去做生意。在周口市沈丘县,他们想找个地方发展。沈丘县的地方官员说附近有个大池塘,如果他们能用东西填平,这地方就归他们所有。
这本是开玩笑的话,没承想五兄弟在池塘正中间插了一根长木杆,上面紧系一面铜锣,告知附近百姓,谁要能用东西砸中铜锣,就奖励一文钱。见有利可图,每天都有很多人从四处找来砖头瓦块投向池塘中心的铜锣,不久便把池塘填满了。当地官员兑现了他们的承诺,把填平的池塘送给了五兄弟。
五兄弟还用很多办法使更多的宝物变成了现钱,数年后回老家盖起了三层楼房。
假山上的望东亭屹立于康庙大殿原址
新中国成立后,康庙数十亩的土地大都被分给了附近村庄的群众,留下的一个小院和房子也被改成了康庙小学。
1994年,康庙还有两处大殿,因修路拆除了一部分。
2016年10月22日,记者来到许昌瑞达化工有限公司,在院内的东北角,也就是曾经康庙大殿所处的位置,看到了该公司前两年建起的一座有三四层楼高的假山,假山上面有一座望东亭。站在亭上,细雨霏霏,凉风习习,视野开阔,周围的建筑和田地一览无余。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是伏羲的妹妹。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所以,周口淮阳的太昊陵与许昌的女娲庙有一定的联系。”金禹光讲。
罗庄社区主任郭启旺说,为了发展旅游,保存有关康庙的历史记忆,他们考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康庙作为社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重建。
10月23日,记者联系到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该庄园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确实听说过早年“康百万”家族在河南各地捐建庙宇的事情。
位于罗庄社区以南的康庙有很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但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说法无法考证,唯随时光飘散。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