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特色地标建筑,展现莲城都市魅力

摘要:

许都大剧院

核心提示

在某种程度上,建筑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历史风貌和未来发展。

近日,通过群众积极投票,有关专家研讨、论证,媒体公开公示,我省召开了寻找“河南当代最美建筑”活动获奖项目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获奖建筑名单。许昌的参选建筑虽然与一等奖失之交臂,但获二等奖的有3座,分别是许昌文博馆、许都大剧院和许昌东站。此外,获提名奖的两座分别是春秋楼古建筑群和禹州市钧官窑址博物馆。

那么,这些获奖建筑各有什么特色和看点?许昌市民心中还有哪些标志性建筑?11月7日,记者通过采访为您一一解答。


●许昌文博馆:气质独特,承载城市记忆

许昌文博馆位于东城区许都路,为博物馆、规划展览馆、图书馆三馆合一的大型综合性公共建筑,是我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站在馆外看,钢结构屋顶传统典雅,寓意汉代古城墙的梯形外墙古朴庄重,玻璃幕墙轻盈通透,汉风古韵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彰显出许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气质。

据了解,许昌文博馆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具有收集、保管、研究、陈列和展览有关许昌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实物、标本的博物馆功能、图书馆功能、规划展览馆功能。

博物馆藏有4万多件文物,还协调省文物研究所、各县(市、区)的部分文物进行展出。

图书馆为群众提供上万册各门类的图书以及电子文献,并提供上千个席位,设有自动办证系统、流媒体读报系统、自助借还系统、残障人阅览专用设备等现代化服务设施。

规划展览馆设印象许昌、城市记忆、城市蓝图、城市魅力、畅想许昌5个部分,全面展示许昌城市建设的历史、成就和规划。

●许都大剧院: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政治、文化生活的聚焦点

许都大剧院位于东城区许都公园南侧,是我市政治、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聚焦点。

许都大剧院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长152米、宽90米、高24米。地下一层为车库、设备机房等,地上4层分别设有剧场、会议、办公、餐饮等区域。按照功能划分,许都大剧院设有1个可容纳1200人的观演大厅、13个中型会议室、1个多功能大厅和1个3000平方米的共享大厅,能满足大型会议、歌舞演出、文化交流、商务活动、综合会展等需求,是集商务、会展、集会、演出、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据了解,在外观上,许都大剧院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元素完美结合。梯形外墙形似汉代古城墙,显得古朴、庄重;青绿色的玻璃幕墙则洋溢着现代气息。

自建成使用之后,我市众多综艺活动相继在许都大剧院上演,使广大市民得到了愉悦的享受。

●许昌东站:端庄大气,展示“许昌速度”

许昌东站是京广客运专线上的一等客运站。该站位于许州路北段,面对市内东西最长主干道天宝路,于2012年9月28日正式启用,隶属于郑州铁路局。

其站场全长3公里, 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车站规模为2台5线,主要担负京广客运专线的旅客乘降、行李及包裹托运任务,同时担负着郑州客运交通枢纽的战略疏解任务,是促进许昌经济发展的交通大动脉。

据了解,该站以“时代新风,鼎力中原”为设计理念,灵感来源于许昌为群雄逐鹿之地的独特个性。

来到站前可以看到,立足于我市东城区的整体规划,许昌东站正立面形象设计得简洁现代、端庄大气,兼具厚重感、时尚感和力量感。站房两翼干挂石材墙面与中间玻璃面的虚实对比、直曲结合使许昌东站刚毅而不乏柔美,严谨而不缺浪漫,充分体现许昌市开放和谐、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

●春秋楼古建筑群:气势恢宏,凸显汉魏风貌

春秋楼古建筑群位于文庙前街,为明清风格,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据了解,该建筑群始建于元代,经历代多次修葺,规模逐步完善,后毁于战火,只残留春秋楼一座。

1995年,我市对其进行修复,修复规模为历代之最,投资1500万元,保持“两院英风”的格局,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外院有关圣殿、刀印楼等,内院有甘、糜二后宫和问安亭等。整个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关圣殿高33.1米,为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顶饰黄色玻璃瓦、汉白玉栏板,青石铺地,殿内塑13米高关羽坐像。春秋楼古建筑群结构严谨,廓轩昂然,金碧辉煌,为全国关庙所少有。

●禹州市钧官窑址博物馆:别具匠心,呈现钧瓷魅力

禹州市钧官窑址博物馆位于禹州市钧官窑路北段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钧官窑遗址保护区内。

据了解,它于2008年投资兴建,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钧官窑遗址为基础,是集遗址保护、文物陈列、技术研发、学术交流、钧瓷制作、宣传教育于一体的遗址类钧瓷专题博物馆。该馆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4980平方米,是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结合的典范、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该馆标志由著名设计大师、同济大学教授林家阳设计。中心设计理念来自古语九宫格的“九宫之中曰为钧”,主体标志形象是一个窑口,里面是满满当当的瓷器,用图案的不同突出“中为钧”的含义;外围图案是汉字“宋”、“官”、“窑”共同部首“宀”的艺术加工;内部图案似一片片的钧瓷。

●除了获奖建筑外,我市的标志性建筑还有不少

11月7日,记者通过随机采访发现,市民心中的许昌标志性建筑还有不少。

“文峰塔、曹丞相府算是许昌的老地标,也都非常有特色。”家住市区八一路的李俊天对记者说,许昌城市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快,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让他感到生活很幸福。

“京港澳高速公路许昌出入口正对面的许昌旅游服务中心也很有特色。”网友“茜茜”说,该中心为“一门四阙”的特色主题建筑,让刚下高速公路的外地人眼前一亮。

不少市民对我市在建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同样期待,比如作为我市“城市中轴线”上重要节点“科技之星”的主建筑、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社会公益事业项目——许昌市科技馆。它位于科技广场正北侧,占地83.5亩,由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海洋馆组成,是我市又一座三馆合一的建筑。其“科技之翼”的建筑方案整体造型似张开的双翼,寓意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许昌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将展翅高飞、一飞冲天。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