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提供坚强保证

摘要: 办好许昌的事情,关键在党。市七次党代会提出,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突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贯彻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和问责条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地肩负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魏都区民营科技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庆“七一”新老党员宣誓大会现场。

国内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提示

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省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突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办好许昌的事情,关键在党。市七次党代会提出,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突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贯彻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和问责条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地肩负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实施“四大工程”

10月21日、22日,我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观摩推进会,先后对禹州市、襄城县、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魏都区、东城区、鄢陵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昌县、长葛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观摩,并在观摩结束现场打分。市委书记武国定在推进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提升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自觉;抓住关键,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责任,真正把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切实通过立根铸魂、固本强基、强筋壮骨、清风莲城“四大工程”的深入实施,通过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升许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市七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办好许昌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突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贯彻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和问责条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地肩负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在回顾总结市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时,市委书记武国定指出,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必须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持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形成推动许昌发展的强大合力。

刚刚闭幕的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强化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突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博士周耀宏说:“大力推进立根铸魂、固本强基、强筋壮骨、清风莲城‘四大工程’,将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基层党建

是党执政大厦的“牢固地基”

6月30日下午,中共许昌市委在许都大剧院隆重召开许昌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表彰先进典型环节,70岁的禹州市颍川办事处东关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周遂德被表彰为 “燕振昌式好书记”。

今年70岁的周遂德已在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干了45年,先后建起塑料厂、钢窗厂等村集体企业,与国内外合资建成6家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创汇企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汇产业集群。近年来,周遂德带领社区居民做强第三产业,建成容纳上千家商户的“商贸大世界”和“中华药城”。社区90%以上的居民有自己的致富项目,去年社区总产值近40亿元,人均收入1.8万元,连续3年获禹州市“创业致富杯”竞赛第一名。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美丽乡村等十几项省级以上荣誉,周遂德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骨干执政队伍,选拔和培育有威信、有能力的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

在我市召开的基层党建工作观摩推进会现场,记者看到,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块块醒目的展板上展示着市七次党代会的主要精神内容,一条条简洁有力的标语提醒党员们“以身作则、狠抓质量”。该公司董事长刘延生介绍:“在企业车间里,我们要求每个支部成员和党员都要挂牌上岗,亮身份、树旗帜、夯责任,在生产一线设置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我们还坚持将党员固定活动日与‘三会一课’融合,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开展活动,推动党建工作更加规范,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鄢陵县马栏镇娄家村党支部书记娄彦辉是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在换届选举时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他介绍,该村以无职党员为主体,以村小组为单位组建了6支30人的服务队,分别围绕平安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帮难扶困、村务监督等开展服务,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员还在禹亳铁路、郑合高铁征地拆迁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新元街道办事处紧挨许昌县政府,近年来承担的发展项目多。我们紧紧围绕党建抓项目,党建是核心,项目是推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许昌县新元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常江辉介绍,在组织建设方面,他们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将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先后在北海公园、体育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成立党总支或临时党支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彰显形象。党支部下面有小组,小组下面有党员和群众,形成三级体制。在工作推动方面,办事处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签订廉政承诺书;党员签订“两学一做”承诺书。在征拆工作中,党员干部发挥自身特长,涉及群众利益时,在政策宣传、矛盾处理方面做好工作。

周耀宏说:“我在调研时,深刻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大厦的‘牢固地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更加有力、高效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才能更好地激发和汇聚广大党员干部为实现实力许昌、活力许昌、魅力许昌而奋斗拼搏的澎湃动力。”

新型政商关系,关键在把握“亲”、“清”二字

10月31日,记者在刚刚在新三板挂牌的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遇到前来协调解决问题的长葛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宋建华。

宋建华一会儿和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沟通,一会儿跑到办公室外面打电话,前前后后有5次之多。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将要上一条新的生产线,关于环评事宜,宋建华一直忙前忙后。

“我们2014年来到长葛,充分感受到了政府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热情。”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说,“要不是他们一点一滴地付出,为我们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我们公司不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

在长葛,“政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服务企业就是推动发展”,“门里是企业的事,门外是政府的事”已成为共识。

10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及《特别关注》版刊发文章报道长葛服务企业精准发力,政商交往守住底线,探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民营经济实现“蹄疾步稳”逆势上扬。近年来,长葛实施总投资580亿元的产业链项目158个。2015年,该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增长29.9%;民营经济增加值395亿元,占GDP比重达80%。

“企业就像候鸟,哪里气候适合就往哪里飞。”森源集团党委书记楚金甫说,长葛领导干部积极作为,提供“保姆式”服务,企业发展“只用找路,不用求人”,留住了他的心。

长葛发展民营经济是“领导真重视、环境真宽松、方法真得当”。“学活用好‘长葛经验’,关键在把握‘亲’、‘清’二字,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政商关系——‘亲’,就是要坦诚交往,相互砥砺扶持;‘清’,就是要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家而言,这两个字既是规则,又是标尺,必须正确把握,明辨笃行,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协力构建风清气正‘新生态’。” 市委书记武国定如此评价。

创新制度,形成政商“优良生态圈”

6月15日,来自浙江、上海、福建、山东、安徽等5省(市)的100多位学者、民营企业家代表来到我市。他们是2016年中国(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的嘉宾,专门抽出一天时间来到我市,就民营经济进行参观考察、学习交流。

通过一天的实地考察,大家对许昌民营企业的蓬勃生机和“体量”感到震撼,喝彩声、惊叹声不绝于耳。

“我们温州的民营经济很发达,民营经济发展的‘长葛模式’、‘许昌经验’同样名不虚传。”民建浙江省委副主委徐育斐说,许昌发展民营经济,有很多新的思路、好的做法,有一套较成熟的体系:一是企业不断创新、吸纳人才、培育品牌,在自己的核心技术支撑上不断努力;二是政府部门扶持到位,在理念、思维上不断跟进,研究政策、加强指导、做好协调,“量身定做”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6月13日,许昌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在长葛市召开。市委书记武国定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许昌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民营、潜力在民营、希望在民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长葛发展民营经济的先进经验,集中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拉高标杆、拓宽视野、凝聚共识,为实现“两高一率先”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1月至9月,许昌民营经济逆势上升,民间投资完成1529.5亿元,同比增长14.2%。在许昌,“亲”、“清”政商关系这一“优良生态圈”有力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指数、行政环境指数、法制环境指数3项指标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均居第一位。

市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准”,推动全领域、全产业链向民间资本开放。大力实施“许昌制造7475”工程,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计划、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和英才计划7个行动计划。

去年,我市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第14次“瘦身”,由122项精简至98项,审批时限由平均9.4个工作日压缩为6.3个工作日。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一直保持着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最少、办理时限最短的纪录。”

学者郭宇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许昌对于国家、河南省的政策的落实以及出台的一揽子行动计划,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只有创新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每个企业在许昌的整个经济平台享受到‘红利’,企业的发展才会有保证,企业家才会有信心。”

楚金甫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导真正重视民营经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这为我们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打了‘强心剂’,许昌的民营企业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结束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七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全市上下“拉高标杆、持续求进”的强大合力,《许昌: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系列报道分别从“许昌为何要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咱许昌有啥优势和机遇”、“许昌具备哪些实力”、“怎样激发许昌的发展活力”、“如何彰显许昌魅力”等方面予以解读,反响良好。

今天,本系列报道告一段落。当前,距离年底只剩下不到60天时间,晨报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七次党代会精神,为全市全力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保目标,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而唱响许昌好声音,凝聚发展正能量。


责任编辑: 谢雯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