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推动郑许融合发展,我们一直在努力

10年前,我市开始谋划与郑州对接发展;如今以更加积极的作为,推进郑许融合发展

摘要:

核心提示

“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这是省十次党代会报告带给许昌人民最具“含金量”的信息,标志着郑许融合发展已经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许昌融入大郑州都市圈的步伐正在加快!

省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首次正式提出推进郑许融合发展,凸显了许昌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省委对许昌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意味着我市近年来推进郑许融合发展的积极努力得到了省委认可。推动郑许融合发展,许昌一直在努力。


10年前,我市开始谋划 与郑州对接发展

2006年,“郑汴一体化”刚刚开始,我市就主动谋划,委托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对许昌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发展定位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许昌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发展研究报告》,确定了重点发展方向。当年报告的起草人之一、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郑泰森认为,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经济圈,其核心城市郑州在建设现代大都市的过程中,需要周边城市提供产业支撑。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的关系分析,许昌与郑州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通过产业、交通等方面的对接实现共赢发展。

当年,省政协委员张巍巍、张曦鹤等在省政协会议期间联名提案,建议加快“郑许一体化”进程。

“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是政协委员的一份联名提案,也代表了许昌社会各界的一种意志、一种强烈的意愿。”11月9日下午,谈及10年前省政协会议上的提案,市政协副主席张巍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市委、市政府和全市社会各界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郑许融合发展的提法,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张巍巍回忆,“当时‘郑汴一体化’,省里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作为兄弟城市,许昌在空间和区位上与郑州相距不远,在产业上更是具有互补性。我们提出郑许‘产业对接’,实现‘双赢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近年来,许昌一直在努力推进郑许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将许港融合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尤其是新一届市委把郑许融合发展提上重要日程,市七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依托郑州、对接空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深入实施许港融合战略,推进‘郑许一体化’,主动融入大郑州都市圈”。在省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郑许融合发展写进报告,终于让郑许融合发展纳入省委的决策。

为了郑许融合发展

学者一直在呼吁

早在2008年,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师何富忠、吴国玺就提出“郑许一体化”的问题,以《“郑许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构想与策略》为题撰写文章发表在《全国商情》上。最近几年,吴国玺一直在进行中原经济区建设、许昌市水生态城市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建设对许昌经济影响的研究。今年,吴国玺又带领团队进行了基于“蓝皮书”的许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研究,积极为许昌市建设而努力。

吴国玺说:“在‘郑许一体化’方面,我提出了按照依托中原经济区、对接航空港的发展思路,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许昌承接区,对接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和大都市,积极推进‘郑许一体化’,谋划许昌市在中原经济区率先发展。”

“这说明许昌市已经为对接‘郑许一体化’做好了充分准备。”吴国玺认为,“下一步,一要按照‘依托郑州、对接空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搞好顶层规划。二要高标准制定‘郑许一体化’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许昌融入大郑州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三要按照‘交通一体、产业对接、平台共享、生态共建’的要求,重点推进交通、信息、产业、物流等领域的对接,积极融入大枢纽、对接大产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都市。”

我市将以更加积极的作为

推进郑许融合发展

郑许融合发展为我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许昌将如何抢抓机遇谋新篇?

“市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依托郑州、对接空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许港融合战略,推进‘郑许一体化’。我们将抓好谋划,加强产业对接,加强交通对接,加强生态对接,加强服务对接,以更加积极的作为,主动融入大郑州都市圈。”市发改委主任杨朝晖这样介绍。

强力推进许港产业带建设。许港产业带集中布局了中原电气谷核心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等6个省级集聚区,集聚了电力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超硬材料、食品、发制品、有色金属七大产业集群。郑州和许昌产业优势各异,上下游配套能力较强,一体化互补发展优势明显。目前,许港产业带已纳入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市委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编制许港产业带规划,争取年底前拿出规划初稿。

推动郑许交通一体化。高速公路方面,我市境内有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尧高速公路、机西高速公路等连接郑州的高速公路,新谋划的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禹州至襄城段)、许昌至信阳高速公路(许昌段)和兰南、郑尧高速公路联络线(许昌北环城高速公路)等3条高速公路,已纳入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方案。高速铁路方面,京广高铁已经建成,郑万高铁、郑合高铁全面开工建设。快速通道方面,开工建设了许昌至机场城际快速通道和G107线许昌境改建工程。届时,郑许之间将形成3条高铁、5条高速公路、2条快速通道三位一体的交通一体化体系。同时,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是全省构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一环,我市已委托中铁四院编制许昌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在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尽早开工。

许昌全长80多公里的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已建成通水,芙蓉湖、鹿鸣湖、北海、东湖、秋湖、鹤鸣湖等建成蓄水,90万亩的花木基地生态效益显现。许昌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水生态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中国花木之都等荣誉,“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美丽许昌已基本实现。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许昌模式”,许昌正在成为郑州的“南花园”。

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服务对接。一方面,全力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成立了市政府口岸办,建成了许昌海关和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并挂牌运行。魏都区保税物流仓库获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监管场所建成,一体化大通关体系初见成效。另一方面,我市积极申建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利用港区开放平台创新监管模式、畅通通关渠道,主动融入航空港区开放体系。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