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石晓奇: 廿年一觉教育梦

摘要:

20年前,石晓奇老师还是初出校园的毛头小伙;20年后的今天,他已是中学高级化学教师,还是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许昌市优秀班主任、许昌市学科带头人。成绩背后,是他20年如一日的孜孜追求,是他的付出,也是他的收获。

石晓奇是市七中的化学老师,1997年,从许昌师专化学系毕业后,他便踏上了教育征程。年轻的他工作积极负责,为人谦虚进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2005年以来,石老师开始尝试教学改革,他把 “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石老师说。在教学中,他不一味地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实验、讨论等方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

作为一名站在教改前沿的中学化学教师,石老师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培养健康而杰出的高素质人才,还是只追求教学重压下的高分效应?”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是不要分数,而是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获得高分,到达成功的彼岸。”他认为,不能正确地对待解题,将学生的手脚束缚在题海之中,这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化学教学中,他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化学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所教班级化学学科曾多次在全市名列前茅,所辅导的学生在全国化学竞赛中也多次获得一等奖。

石晓奇老师一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并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所带班级多次荣获许昌市优秀班集体称号。“尊重和依赖是班级管理的前提。”石老师说。为此,他努力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每接手一个新班,他总是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本班的《班级公约》。由于班规班纪是学生共同制定的,执行起来学生便毫无怨言。他重视班干部的作用,针对不同时期学生思想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经常与学校、年级长、任课老师、家长沟通,使各方对学生的教育趋于同步。同时他能与学生促膝谈心,解决他们生活上、思想上各种实际困难,使孩子们感觉到与他交往就像和自己的老朋友交往一样亲切。

“献身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追求更好是我一生的目标。”石晓奇老师说。成绩面前,他并没有满足,他的教育之路,还将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