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父母言传身教 教师切忌“和稀泥”

摘要:

核心提示

近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文中关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虽然事件仍在调查中,但“校园欺凌”这个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哪类学生易受到欺凌?受到欺凌的孩子会出现哪些迹象?如何杜绝校园欺凌?12月13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和部分市民。

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容易被欺负

“我感觉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受欺负。”市民郭伟说,他上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常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比较内向,每到课间,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想尽办法捉弄他。他的女同桌欺负他,经常让他蹲在课桌下。

市民程晓露认为,爱讨好别人的学生易受欺负。“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女生特别爱讨好别人,几个孩子经常让她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偷东西。如果她不去偷,他们就群殴她。”

市二中教师王辛爽表示,内向和讨好别人都可以归结为性格懦弱。除此之外,性格有缺陷(喜欢招惹别人、和别人打闹但不能承受别人的嬉闹,容易因嬉闹而恼怒;平时娇惯,不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交往有障碍;在同学交往中斤斤计较又不自强;邋遢且学习不好,不被同学重视;自卑等)的学生也易受欺负。

“孩子容易受欺负,家长不能只考虑维权,更主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方面的教育。在不影响孩子社会环境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出面协调,但不能教育孩子‘睚眦必报’,否则孩子周围的环境会变得更糟。还要对孩子进行承受力教育,孩子受点儿委屈很正常,不要总暗示孩子在受欺负,使孩子认为自己总受欺负,没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自信,出现心理问题。”王辛爽建议。

进行价值引领,从源头杜绝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为此,今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在该通知中,官方明确了校园欺凌的范畴: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小学校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等要求。

实际上,伴随着文明城的创建,我市中小学校已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价值引领标准,或将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特别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市学府街小学教育集团大队辅导员刘杰说,该校经常召开主题班会疏导学生情绪,健全学生心理,从源头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利用校园电台和分享课,培养学生博爱、感恩,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孩子抗衡能力

“有意伤害他人、不被社会规范允许、在言语或行为上对其他学生造成生理或心理伤害的行为,都可以称为校园欺凌。”河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松介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校园欺凌可以分为工具型、控制型、模仿型和无聊型四种。

李松认为,校园欺凌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跟教育环境有关。首先,如果父母在解决家庭问题时简单粗暴,孩子可能会观察模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其次,家长对子女过于放纵,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导致孩子是非不分。再次,在小学阶段,同伴关系已经很重要,会形成小群体,如果受到不良群体的影响,孩子很容易往错误方向发展。最后,有些网络游戏和视频把英雄塑造得很暴力,接触到的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英雄观。

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李松表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多数家长和学校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关村二小的事件给各方带来很多启示,父母要重视言传身教。

“对于欺凌方,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例如有些学生欺负他人,只是希望得到关注。这需要家长和教师引导孩子寻找获得内心满足的正确方法,例如组织一些竞技类活动。对于被欺凌方,孩子如果出现身体伤痕、自尊心受挫、不愿上学、做噩梦等情况,家长要‘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是否受到了伤害,有必要的话,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疏导,以培养孩子的抗衡能力,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李松说。

此外,李松表示,很多教师习惯在遇到校园欺凌、暴力事件时将事情简单化,甚至要求学生握手、拥抱,“包办友谊”。然而,这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一定要严肃处理,给受害学生公道。在处理恶性事件时,教师切忌“和稀泥”。

新闻连连看


事件回顾

2016年11月24日,北京市中关村二小学生鹏鹏(化名) 在学校如厕时,两名同班男生进入厕所。其中一人堵住门口提出“我要开门看你的屁股”,另一人则将装有厕纸、尿液的垃圾筐砸向鹏鹏。那两名男生见状,哈哈一阵嘲笑,然后就跑了,全程不到一分钟。事发后,鹏鹏满脸污秽,哭着进行了自我清理。

鹏鹏在遭遇此事后出现了入睡困难、易怒、极度需要陪伴、情绪激动等症状。得知此事后,鹏鹏的父母向学校及海淀区教委反映此事。未得到满意答复后,鹏鹏的母亲在网上发表了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

该文章经广泛传播引发关注。12月10日,中关村二小通过官方微博及微信首度发声:近期,一起发生在我校三名中年级学生、家长之间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从事发到现在,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的诉求和纠纷。本着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特别是事件中提到的受伤害未成年人的原则,学校将持续努力,力争取得多方认可的结果。

中关村二小在这份声明中呼吁:“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