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染莲城满目春

摘要: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已启动20余年,目前全国只有7座城市获得该称号,可见创建标准之高、评审之谨慎、创建难度之大。

我市城市园林广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前 言

白云清风,碧水蓝天,身居在这样的仙境,幸莫大焉;满城青翠,四季花香,徜徉于这样的城市,何其爽快!漫步莲城街头,不少徒步爱好者放慢脚步,在曲径通幽的绿道里尽情享受着林木葱茏的“天然氧吧”……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早在2006年1月和2007年5月,我市就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十年磨一剑,如今的许昌有引以为傲的水系,有星罗棋布的绿地游园,“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新许昌,处处散发着耀眼的城市光辉。城市创建,让许昌城市面貌开启了神奇的“蝶变”之旅,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令人振奋的是,2016年12月15日召开的全市“五城联创”工作动员会吹响了“五城联创”的号角,我市踏上了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新征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新许昌将傲然挺立在中原沃土之上。

开启新的征程—更高要求 普惠全民

“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市委书记武国定曾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

面对新形势,我市立足市情,顺应发展,开启了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创建之路。“五城联创”的提出,标志着许昌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入新纪元。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既是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又是国家园林城市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更加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更为注重服务、便民与生态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城市形态。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1992年发起的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评审。申报城市必须是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3年以上和国家节水城市称号的城市。

2016年1月15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的2015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中,徐州市、苏州市、昆山市、寿光市、珠海市、南宁市、宝鸡市等7个城市,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已启动20余年,目前全国只有7座城市获得该称号,可见创建标准之高、评审之谨慎、创建难度之大。

据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牵头单位——市城管局副局长李红波介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分为基础条件指标和具体考核指标,其中具体考核指标分为6大类47项,创建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在基础条件考核指标中,仅生态环境一项就有具体考核要求9项,包括城市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山体生态修复、废弃地生态修复、城市水体修复、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低于292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2.5℃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相信通过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许昌的城市发展必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百姓也必将在创建中享受到更多实惠。



找准优势短板—明确重点 精准发力

2016年12月25日,雨中的护城河别有一番精致,想要乘船欣赏曹魏故都美景的群众在护城河春秋桥码头上排起了长队。“这是我第5次过来坐船了,无论哪个季节、那种天气河岸的景色都不一样,今天是专门过来看雨景的!”70多岁的市民任建民说。

置身许昌美景之中,记者感到城市的角落都变成了风景,又好像是风景悄然包围了城市。谈起我市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优势与基础,李红波表示,“水美”“绿多”是我市的主要优势。

随着三大水利项目的成功实施,满城清流赋予许昌无穷无尽的灵动,水多、水美成为许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许昌“林水相依、水文共荣、城水互动、人水和谐”的美好景象已初步显现。此外,我市还依托水系开展公园绿地建设,相继完成了市区清潩河、灞陵河、许扶运河、护城河、运粮河、饮马河、天宝河等7条河流的开挖疏浚和绿化工作,形成了林水一体的滨河绿廊,建成了一批精品临水绿地;对市区水体进行综合整治,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呈现出林水一体的特色,形成了城市特有的绿色风光带。

随着许昌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和市民的绿化意识、生态观念增强,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渐入佳境。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前,我市已建设了清潩河游园、春秋广场、文峰游园、帝豪游园等,后来又建设了运粮河公园、南湖游园、许继游园等。2010年至2013年,绿地总量快速增长,我市又新建了东湖游园、北海公园、悦民公园、芙蓉广场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园林绿化项目,提升改造了西湖公园、清潩河游园、天宝河游园、南湖游园。3年时间,我市共新增绿地6192.4亩,改造绿地4954.8亩。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协力植绿”,着力构建公共绿地系统。截至2015年年底,许昌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039.3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3452.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530.2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36%、33.77%、10.52平方米。

临空鸟瞰,许昌是一方翡翠;居高远眺,莲城是一片绿海。“水美”“绿多”的基础和优势为我市创建高含金量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李红波告诉记者,去年3月和11月,市城管局分别组织人员对照创建考核标准和我市指标现状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主要涉及6大任务,细化量化为具体指标共有6大项47小项,目前已达标17项、未达标29项。其中,大型植物园建设、绿色建筑比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等方面创建难度较大,其他项目均能通过建章立制和项目建设达到创建标准。

创建正在行动—分解任务 合力攻坚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持续求进,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城市创建。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启动20余年来,河南尚没有一座城市荣获该称号。相对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园林城从名称上看只增加了“生态”二字,但在创建内涵上是全方位的提升。

刚刚印发的《许昌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要求,2019年通过住建部、省住建厅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共分宣传动员阶段、全面创建阶段、组织申报阶段、迎接验收阶段4个阶段进行。在全面创建阶段,只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不断巩固现有创建成果,对照创建标准补齐工作短板,如期‘夺牌’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李红波言辞恳切地说。

下一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专项资金投入,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 2017年年底前修订完善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和绿地分级管理标准、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等标准与规范; 2018年年底实现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运转,以供市民查询。

在硬件建设上,要实施景区、公园、游园建设提升工程,将建设1处1000亩、1处700亩以上融科研、科普、教育、游乐于一体的植物园和面积不小于150亩的荷花主题公园,对鹿鸣湖公园、芙蓉湖公园、北海公园、灞陵湖公园、许都公园、西湖公园、南湖公园、双龙湖公园等8个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文峰路、天宝路、许继大道、新兴路、新元大道、农大路、昌盛路、灞陵路、仓库路、忠武路、魏武大道、建安大道、莲城大道、花都大道、南外环、西外环、北外环等城市主次道路绿化景观,为市民绿色出行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在软件提升上,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编制2017年—2019年公园建设计划并严格实施;加强自然生态保护,2017年年底前制定出我市三大水系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措施,完成城市生态评估,制定并公布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建立生态修复项目库;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实施湿地公园和带状公园建设工程,建成生态功能完备、自然景观优美、生物物种多样、结构稳定高效的城市河道景观带和湿地生态系统;加强生物防治,大力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确保城市建成区内综合物种指数不低于0.6、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不低于0.9;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强化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提升道路清扫保洁水平,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以上……

“通过我市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到2018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分别在40%、35%、 11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在90%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林荫路推广率在85%以上。”李红波表示。

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许昌市区大街小巷的面貌将彻底得到改变,一个绿意盎然的宜居许昌将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比翼双飞”,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等日益显现的优势必将成为城市的又一亮丽名片!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