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献一份爱心,“晨报公益”第二批10名受助儿童选定

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将为他们提供棉衣、棉裤、棉鞋以及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摘要:

由本报发起的“晨报公益”第四季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报名与筛选,第二期10名受助儿童已经选定。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将为这些儿童提供棉衣、棉裤、棉鞋以及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晨报公益”第四季活动第一期圆满结束后,晨报社区活动部接到了不少市民和爱心团体咨询第二期活动的电话。热心市民李志红说,她没赶上第一期活动,特别想参与第二期活动,为贫困儿童送去温暖。她这次联系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志愿者,认领5名儿童,为他们购置新衣。第二期活动共收到了社区、学校和爱心市民提供的20多名贫困儿童的信息。记者从中选出了10名6岁到16岁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孩子,并对他们的信息进行了核实。

单亲家庭的孩子 对未来积极乐观

在记者收到的贫困儿童名单中,有一类孩子是比较特殊的。他们的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让他们的童年缺失了父爱或者母爱。他们更需要被了解和关心。

来自单亲家庭的王炳杰天生下巴有缺陷,吃饭有障碍,导致他有些营养不良,比较瘦弱。在父亲的悉心照顾下,王炳杰坚强乐观,学习成绩优异。

11岁的葛天增脑部发育较弱,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但奶奶如今因患脑梗死卧床不起,爸爸则刚刚刑满释放。一个破碎的家庭正待重整。

6岁的李昊龙是一个跟着爷爷生活的孩子。他的父亲出了车祸,身体残疾不能工作,母亲改嫁后没了音信。爷爷李中立偶尔打个零工补贴家用,还要照顾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的奶奶。

16岁的张恭元跟着奶奶生活。奶奶一方面要照料他卧床的父亲,还要操持家务,一家人生活非常拮据。

一对哥弟一对姐妹 家贫情况各不相同

在“晨报公益”活动报名的贫困儿童中,有一对哥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哥哥铁铮铭和弟弟铁成明长得非常帅气,却都是脑瘫患儿,由母亲一个人抚养,家庭生活压力很大。还有一对姐妹,她们是10岁的马纪欣和6岁的马纪铭,依靠母亲打零工生活。她们的父亲患尿毒症无法工作,家庭生活压力很大。

11岁男孩儿王元行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一家人依靠低保金跟着外婆一起生活;6岁女孩儿苏艺璇的父亲因患脑梗死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则因患心脏病无法工作,一家人生活拮据。

在和这些孩子接触的时候,记者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他们在本应该快乐玩耍的年纪经历了比别的孩子更贫困、更艰苦的生活。

马上就到春节了,晨报社区活动部发起的“晨报公益”活动,不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但可以让他们穿上新衣,让他们的春节愿望不再是奢望。

“晨报公益”第四季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奉献爱心,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在冬天里能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按照计划,爱心团体将按照受助儿童的身高和尺码购置棉衣、棉鞋,本周日将送到受助儿童手中。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