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莲藕收获季 农民喜洋洋

摘要:

1月14日,寒风刺骨,在襄城县颍阳镇谭庄村的百亩生态荷塘里,一位身穿防水衣的挖藕人,抱着高压水枪挖出一根根雪白粗壮的莲藕,空气中飘散着甘甜的藕香。挖藕人脸上荡漾着丰收的喜悦。他叫谭战勋,是颍阳镇谭庄村村主任。

“老谭,你种水果藕成功了,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藕,俺也腾出10亩地跟着你种吧!”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说。“中!”谭战勋麻利地跳出荷塘,擦着脸上的水珠爽快地回答。

提起谭战勋种藕,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哩。

2012年,42岁的谭战勋当选为谭庄村村委会主任时,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要带领群众致富,自己首先要蹚出一条致富路。谭战勋一直思索着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寻找出一条致富路。

2015年秋,谭战勋在网上搜索到种植浅水藕能致富的消息,于是眼前一亮,心想:初夏赏荷搞旅游,夏秋采收莲蓬做销售,秋冬直到来年春天都可以卖藕,而水果藕产量高,价格高出普通藕一倍,撇开生态旅游效益不说,光是莲蓬和莲藕的亩产值就有2万余元,顶上20亩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这种藕因淀粉含量少,一定有前景。随后,谭战勋两次去江苏丰县实地考察,发现谭庄的土质、气候居然很适应浅水藕种植。于是,他投资30余万元,流转40亩田地,挖了13个浅水塘,满怀希望地撒下了种苗。

2016年 4月下旬,到了赏荷花的季节,谭战勋见池塘水面上没有多大动静,心里发毛了:这藕是生了啥病,咋不长叶子?于是,他每天穿着防水衣下水摸索水底。5月中旬,水面羞答答地冒出了几片可怜的荷叶。村民议论开了:“赔几个钱算了,赶紧清理掉吧。”“咱中原看来不适合什么水果藕种植,你别把钱往这坑里扔了……”

可是谭战勋却不认输。妻子牛书贞是个聪明人,看到丈夫那拼命架势,就全力支持。她也看过养藕方面的书,也知道丈夫干的是正事。于是,她每天坚持白天给丈夫洗泥衣裳,晚上打着手电筒陪丈夫一片两片地数着荷叶。

后来,通过和徐州技术员微信交流,谭战勋才知道,前期温度低并且藕种埋得太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后,他采用加温催种的方法及时补救,成活率终于达到了预期。6月上旬,碧绿的荷叶遮蔽了水面,婷婷荷花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初秋,正赶上莲蓬销售的旺季,水底养的鲶鱼也被水产市场早早预订,水果莲藕亩产值达到了3万余元,超过了预期计划。

“眼瞅着谭战勋种藕挣了钱,今年俺也流转50亩地跟着他干。”50岁的王遂健边挖藕边说。

今年,谭庄村又有10多户村民打算腾地养藕,就连邻近的范湖乡、双庙乡也有群众跑来参观,请求谭战勋进行技术指导,发展浅水藕种植。

“只要踏实干勤动脑,真能把这浅水池变成聚宝盆!”谭战勋望着自己的藕池,心里充满希望,“到时候,连片种植成规模,生态旅游、立体经济都发展起来了,俺谭庄村就彻底挖掉了穷根。”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