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振翅翱翔风劲时

——工业经济发展聚焦

摘要:

回首凝望许昌县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砥砺奋进、激情跨越、志存高远的壮丽画面。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和运行压力,许昌县自我加压,奋力开拓,积极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强化工业经济运行保平稳,狠抓企业服务破瓶颈,深化企业培育扩增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健康、持续、良好发展势头。
“十二五”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0家、总产值达到484亿元。
2016年1至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57.9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工业增加值118.9亿元,同比增长11.8%。
如今,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在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中攀升突破,推动经济规模稳健扩大,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河南瑞贝卡公司的发制品展示

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质量优化

“十二五”时期,许昌县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工业总量快速扩充,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工业基础由弱变强。
 2011年,许昌县工业总产值318.4亿元,至2014年达到433.3亿元,环比2011年增长36.1%;预计到“十二五”末可达到519.9亿元,环比2011年增长63.3%;工业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增强,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纳税额及出口创汇额等指标逐年提高。预计“十二五”末,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可达到398.5亿元,环比2011年增长46.7%;纳税总额可达17.1亿元,环比2011年增长24.8%;出口创汇额可达5.2亿元,环比2011年增长28.4%。

许昌奥莱尼亚服装有限公司制衣生产线

集聚效应增强   拉动作用突出

“十二五”期间,经过招商引资、产业转移、企业培育等途径,许昌县已形成以远东传动轴为代表的汽车传动轴制造业,以环宇、富华为代表的汽车玻璃制造业及以豪丰为龙头的农机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县共有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类企业1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家。

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只是该县行业集聚效应逐渐增强,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日益突出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时期,许昌县围绕“242”产业结构,大力巩固发制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食品、纺织服装、精细化工、能源建材四大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谋划新能源、电子电气两大新兴产业布局。

目前,该县已形成以瑞贝卡为龙头的发制品产业集群,以远东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豪丰为龙头的农机具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神火兴隆矿业为龙头的能源建材产业集群;以东方、豫辰为主的张潘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质源、世纪香为龙头的食品生产产业集群,以正和纺织、奥莱尼亚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润晟电子、长征电气为主导的新能源电子电气产业集群。各产业围绕各自行业内龙头企业,取长补短、协同发展,通过产销对接、金融合作等方式逐步强化行业发展向心力,行业发展方向日趋明晰,各产业可提升增量逐步体现,可挖掘潜力逐步凸显。

河南通达公司生产的多媒体路牌

 技术创新提升   科技助推腾飞

今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许昌县的农民企业家刘少林,凭借“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目前,在科技研发方面,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建成河南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院士工作站、河南豪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河南农机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国内13所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力助推豪丰公司技术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

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展,只是许昌县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截止到“十二五”末,许昌县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院士工作站3个,以汽车零部件、发制品、农机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十二五”期间该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达57.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9.3%。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近年来,许昌县工业发展步履铿锵,取得成就振奋人心,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字指标,见证了许昌县工业经济的辉煌成就;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释放出许昌县策马奔腾的强大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撤县设区后的建安区将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开展企业服务,稳定企业运行;强化企业培育,促进集聚发展;建设专业园区,壮大产业集群;扎实开展智慧城市创建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