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150台纯电动公交车“上线”

新公交车的投用是许昌公交近年来“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许昌已有 2 个综合性公交停保场、3 个公交枢纽站、1000 个公交停靠站

摘要:

2011年,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十二五”期间,许昌把“公交优先”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努力向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目标冲刺。

目前,许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硬件到软件、从规模到效益、从公交路网到运营质量、从公交覆盖率到乘客满意度等各个方面都达到全国同类型城市先进水平。2016年年底,一批新纯电动公交车来到许昌,部分上路运营。新公交车丰富了许昌公交的车型,为市民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乘坐环境。

气囊减震,过沟越坎不再“吱扭”

2月26日上午,许昌公交永昌停保场上,百余辆崭新的公交车整齐停放。它们车身修长,主色调为白色,与旁边的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高速铁路以及远处的高楼一同构成了亮丽的风景。几十名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有的在对公交车进行车体保洁,有的把车门打开安装电子设备,十分忙碌。

“这批新公交车共150台,由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制造。”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智能中心主任王晓伟说,它们有三个特点:一是运量大,每台可载客70名。二是节能环保,纯电动,充满电可行驶80公里,运营成本比燃油车低40%。三是乘坐舒适,安全性高。一方面,这批新公交车采用气囊减震,每台装有6个减震气囊,减震效果远优于采用弹簧减震的车辆;另一方面,新车辆窗户上安装了自助防爆破窗器,遇到紧急情况,乘客破窗逃生更容易。

据了解,这批新公交车于去年年底来到许昌,其中35台已在2路公交线路上运营。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2路公交车车长张彦会驾车回到停保场。他先把车停到充电桩前充电,随后拿起拖把打扫卫生。“以前的车辆减震性能不好,过沟越坎常发出‘吱扭’的声响。现在的车辆不出现这种情况!”张彦会说,一台车40分钟就能充好电。

余下的115台新车将逐渐充实到1路、4路等市区热点公交线路上。

高端设计,引领“跨越式”发展

150台纯电动公交车在许昌“上线”,是许昌公交近年来“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许昌高度重视城市公交发展的顶层设计,2012年成立了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处,专门负责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监管;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聘请专家,编制了《许昌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与线网调整规划2012—2030》和《许昌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方案》,高标准定位许昌公交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

我市在河南省率先实施城市公交成本规制,合理界定企业运营成本,为财政补贴提供依据,形成了城市公交成本、票价、补贴联动机制,同时制定了《许昌市区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及考核办法》,逐步建立起以成本规制为基础、服务质量考核为抓手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由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转变,切实保障许昌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

注重环保,正点率达到88.9%

5年来,以争创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为目标,许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完成公交公司化改造,形成了“国有参股,民企控股”的发展模式,使政府和市场在城市公交发展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划拨土地17万平方米、投资4.7亿元支持公交场站建设,2个综合性公交停保场、3个公交枢纽站、1000个公交停靠站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购置了680台新能源环保公交车,绿色公交车辆比率达到77.7%;在城市繁华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51.8公里,保障公交路权优先,城市公交正点率达到88.9%。

2014年,许昌市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确定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2015年,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为河南省唯一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称号的公交企业;2016年,交通运输部“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许昌圆满举行。

责任编辑: 刘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