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吹响号角 奋力进取 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许昌市《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

摘要: 2月28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我市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核心提示

先进制造业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是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打好四张牌”要求的实际行动,是建设“三力许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2月28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我市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许继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园项目现场

去年成绩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78.9亿元,增速8.9%,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96.9亿元,增长13.7%,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实现利润492.1亿元,增长10.3%,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支撑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更加坚实有力。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8%,其中,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1%;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700亿元,占全省的15%以上,许昌成为全省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高技术产业增长30%以上;全市工业投资1434.9亿元,增长33%,居全省第1位;10个产业集聚区全部进入省级行列,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突破4000亿元、增长1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9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43家,超百亿元企业达到8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总数达20家。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等7个行动计划实施效果明显;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60%;电力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着力打造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再生金属及制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许昌工业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

保障措施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相关部门要在产业政策、结构调整、资产重组、项目争取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服务。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制造业领域,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各类资金和基金的引导作用,向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设备减免税、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税收政策。推进国家产融合作示范城市试点建设,促进传统银企对接向新型产融合作关系转变,建立更为顺畅的“政银企”合作机制。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实施企业家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整合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健全市、县两级服务体系、服务窗口和多部门协同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政企沟通、运行监测、企业问题解决和政策督察落实机制。突出分级精准服务、分类精准指导、分业精准施策和分企精准帮扶,针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帮助其破解融资、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等发展制约因素。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银企、产销、用工和产学研对接。

黄河集团生产的金刚石

重点任务

A提高创新能力

完善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产品及服务扶持政策,扶持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丰富创新载体。依托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承担重大科技任务。

完善创新链服务。发挥政府采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试点,带动新产品新技术在全社会推广应用。加大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

B实施7个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计划、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许昌英才计划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建立特色企业文化,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推进规划布局。加强对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提升,推动同类产品、同类企业集聚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依托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龙头企业主导、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专业园区。

完善配套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完善产业的投融资、研究开发、技术转让等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设重点产业企业加速器,搭建集研发、中试、检测验证、专利、标准和科技文献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降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坚持分类指导。针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综合运用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承接转移、节能降耗、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针对重点龙头企业,按照一企一策进行扶持,鼓励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企业规模。对具有行业特色优势的企业,鼓励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加快市场开拓。引导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加各级展销会、博览会。支持企业在中央级媒体做产品广告,开展国内外技术和品牌并购,建立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

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假发

C培育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

攻克关键技术。整合、引进各类创新资源,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许昌授课或开展研究工作。

深化产业合作。支持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企业开展产业合作。大力引进著名跨国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市建设产业化项目和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到出口目标市场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基地。

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引进、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优先推荐重大战略性新兴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并进入市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大力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落户许昌。

市场应用示范。积极探索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市场应用的商业模式。研究制定重大技术和产品示范应用优惠政策,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积极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认定工作。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保费补贴。实施许昌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电动汽车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和家用领域的应用。探索在大型社区、公园、空旷道路等照明设施中推广应用风光互补照明装置。

D做强7个传统优势产业

——电力装备、再生金属及制品、汽车及零部件、超硬材料及制品、电梯、食品及冷链、发制品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优先支持大企业项目建设、技术创新、战略合作、上市融资等,增强在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构建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广大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对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行整体技术改造。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重点在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电子信息等领域推广智能制造,大力推动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逐步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达标活动。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河南省质量诚信企业、河南省著名商标、市长质量奖称号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对新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与修订。支持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

E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再生金属及制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培育“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中布局,错位发展。

加强延链补链强链。依托产业集聚区,突出主导产业,强化整合和龙头带动,推广“整机+配套”“原材料+制成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链模式。推动专业化产业链集群式承接转移,以最佳物流半径构建上下游衔接的区域产业链和支撑配套体系,积极引入符合产业政策的外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督促企业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活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节能降耗能力。全力推动“八小企业”升级入园,形成资源节约运行机制。积极创建国家、省新认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