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新闻深三度】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记忆 中国驻印军辎汽六团团长曹艺之女回忆父亲的亲历战事—— 兰姆伽集训 参战建奇功

摘要: 来许昌探访贾全生的曹景渑、曹景滇、曹忻姐弟三人是中国驻印军辎重兵汽车第六团团长曹艺的子女。据了解,贾全生提到的中国驻印军“征轮”剧团是曹艺组建的。团长曹艺和辎重兵汽车第六团的传奇经历,见证了中国远征军的光荣使命。

中印公路开通后的庆祝仪式 资料图片

辎汽六团团长曹艺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来许昌探访贾全生的曹景渑、曹景滇、曹忻姐弟三人是中国驻印军辎重兵汽车第六团团长曹艺的子女。

据了解,贾全生提到的中国驻印军“征轮”剧团是曹艺组建的。团长曹艺和辎重兵汽车第六团的传奇经历,见证了中国远征军的光荣使命。

率部进入印度,在兰姆伽集训整编

曹景滇说,珍珠港事件后,日军扫荡美、荷、法远东殖民地,把泰国纳入势力范围,密不透风地封锁中国与海外的交通路线。花了许多心血运到缅甸的美援物资堆积在仰光港口,除了被近水楼台的英军挪用了些卡车、军火之外,无奈地等着日军鲸吞。

其父曹艺当时在桂林。自海外交通线被封锁后,各种汽车装备运不进来,辎汽六团长期困守在贵阳阳关,领不到一辆汽车,更无武器装备。当时,重庆方面责令辎汽六团汰弱留强,待命开赴昆明,空运至印度对日作战。

曹艺率辎汽六团的4000名官兵,在1942年12月从昆明乘飞机赴印远征。中国驻印军的前身是中国第一路远征军,在参加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撤到印度,改编成中国驻印军。美军将领史迪威提议成立总指挥部,将印度的原意大利俘虏集中营兰姆伽作为中国部队休整、训练的军营。

到达兰姆伽,辎汽六团的官兵开始接受步兵训练。他们被一批批送到步兵学校,由美军任教官,学习单兵操练、武器使用、射击。辎汽六团的汽车兵头脑灵活,每个人都成绩优异,实弹成绩没有不及格的。

随后,辎汽六团按照新编制进行改编。缩编后的辎汽六团人员编制在2000人左右,有450辆车,人员少而精后任务有增无减,战斗力丝毫没有削弱,在缅北反攻战中越战越强。

组建“征轮”球队和“征轮”剧团鼓舞士气

当时,中国驻印军的条件比国内军队优越,从头到脚都是现代化的美式装备,经过科学的军事训练,顿时有了兵强马壮的感觉。但是,曹艺觉得还应该从“文”和“武”两个方面再充实一下实力。为了鼓舞远征军的抗日士气,曹艺发挥了他戎马书生的本色,拿起笔办起了《征轮》报,发行了《笔远征》综合期刊和诗刊。辎汽六团的官兵们有了自己的抗日宣传阵地后,思想觉悟更高,爱国之心更强。

曹艺还深入营连,物色爱好文艺、体育的官兵,组建了“征轮”球队和“征轮”剧团。“征轮”球队打败了所有盟军球队,还随着滚滚车轮,一路凯歌打回国内。“征轮”球队的“三剑客”于瑞章、屠文龙、蔡忠强曾代表当时的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

“征轮”剧团的京戏誉满中国驻印军。剧团的生、旦、净、末、丑等角都从辎汽六团的官兵中选拔。在战前、战后的演出中,曹艺要求角色在剧中编一些有关战前动员、战后英雄事迹总结、做好运输工作等寓教于乐的台词,常常博得满堂彩,比长官呆板的说教效果更好。

曹景滇说,听父亲回忆,1943年在印度利多,“征轮”剧团演《穆桂英挂帅》时,忽报空袭。郑洞国镇定地指挥疏散,孙立人站在条桌上帮助关灯。全场秩序乱了,台上角色即兴编词:“众将士莫心急!待孙将军关好灯,桂英俺也随你们上前杀日寇!杀他个人仰马翻……”顿时,台上台下一片欢腾,团结抗战的气氛达到高潮。由于文化体育活动取得佳绩,辎汽六团声誉鹊起,得到盟军的普遍尊重。

反攻缅北,开辟国际通道——中印公路

中国驻印军为了配合中国大陆及太平洋地区作战,重新打开中国大陆的供应线,以加强日益困难的物资供应,于1943年开始了反攻缅北的战斗和中印公路的修建。

1942年冬,侵缅日军十八师团先头部队已深入野人山,前哨仅距印度利多约131公里。若盟军不开辟印缅战场,日军将在1943年内全部占领印度。1943年年初,中国驻印军新三十八师一一四团搜索部队与日军交火,拉开了反攻缅甸的序幕。中国驻印军35000人向野人山日寇进攻,开辟国际通道——中印公路。

曹艺率部参加了打通中印公路的勘查、修筑及通车的全部工作,也参与了配合打通中印公路的胡康河谷战役、密支那战役、八莫战役等一系列缅北反攻战。曹艺率辎汽六团450辆新车担负全军运输任务。部队攻占到哪里,公路、油管、运输就跟进到哪里。

在缅北大反攻的各战役中,曹艺率辎汽六团随时接受总部的命令,奔驰在各战场前后方,既担负运输任务,又时常突击参战。在奇袭密支那的关键战斗中,辎汽六团第九连直接参战,在战斗中立下大功。

中印公路起自印度利多,经孟拱、密支那、八莫等到昆明,全长1566.5公里。这条公路边打边修的景象十分壮观,工兵紧随在战斗部队之后筑路。步兵刚把前面的敌人赶走,工兵便赶紧动手。辎汽六团运送材料和物资的车子在炮火与推土机声中前进。这条凝聚中、美、印三方军队血汗的公路整整修了两年时间。中印公路的通车,打通了被日军封锁达两年8个月之久的中外陆上交通线。在修筑公路的同时,中国驻印军铺设了3000公里的中印油管,源源不断地将急需的油料输送到中国,有力地支援了反攻阶段的对日作战。

1945年1月12日,曹艺率第一批车队150辆车从利多出发,1月24日到达南坎,1月28日进入国境。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2月至8月,共有368支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向中国运送了8万多吨物资,辎汽六团占其中很大份额。

曹景渑回忆,1945年8月初,辎汽六团营长吴中明执行任务经过昆明。她和姐姐随同吴营长到密支那见到父亲。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18日,曹艺率辎汽六团车队凯旋。在后排座位上,她和姐姐大声朗读着泰戈尔的诗句。

新闻连连看

曹艺生平事迹

曹景滇说,她的父亲曹艺(1909年至2000年),原名曹聚义,笔名李鯈,兰溪人,是著名报人、历史学家曹聚仁之四弟。

九一八事变后,曹艺加入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交通兵二团,历任中国驻印军辎重兵汽车第六团团长、联勤总部交通运输副司令、南京军运指挥部副指挥,曾率部远征印度、缅甸抗日,被史迪威将军亲荐晋级少将军衔。解放战争时期,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后勤部参议,赴金华策动国民党部队起义;1950年后任交通部运输局局长、教育司处长、北京公路学院教务长、南京市政协委员等;2005年、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时,获得“抗日老兵纪念章”,分别由曹艺的妻子孙庆华、女儿曹景滇代领。

“生逢忧患真幸福,手挽狂澜私意足。”曹景滇说,这是她父亲曹艺90岁时所作七绝诗的开头两句。这两句诗概括了他曲折坎坷的一生,抒发了他置身风起云涌的时代激流中,“虽九死犹未悔”的浪漫情怀。她父亲平生最得意的事就是——生逢其时,能有幸以马前卒的身份,全程参与中国抗日战争。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