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许昌的城市“颜值”和市民幸福感得到双提升——

如何让城市生态宜居更有质感?

摘要: 2001年至今,我市围绕提升城市形象、擦亮城市品牌,以城市创建促发展、惠民生,先后将全国文明城市等10多项“国”字号荣誉揽入怀中。 8月9日,记者对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探究许昌是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之城的。

8月8日,科技广场,晚霞与附近的建筑“落”入灵动的喷泉水系形成绝美的倒影。近年来,一个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文明许昌、生态新城,正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记者 牛书培 摄

核心提示

2001年至今,我市围绕提升城市形象、擦亮城市品牌,以城市创建促发展、惠民生,先后将全国文明城市等10多项“国”字号荣誉揽入怀中。

8月9日,记者对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探究许昌是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之城的。

管理更精细,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在许昌,如果街道上出现垃圾,15分钟内肯定有人捡。”

车水马龙的路面,为何总能保持得那么干净?其实,2015年以来,许昌市以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和动力,精心培育创建品牌,大力推动“创文”工作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建设,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更美丽、社会更文明、人民更幸福”的目标。

如今,我市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主次干道、广场、市场等重点区域的卫生保洁,保持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率100%;新增6个生活垃圾处理场,使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要想市容整洁,就必须管好“任性”的小摊位、小店面。许昌市对无门店夜市摊点进行取缔,加大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的清理力度,使市区1512家“五小门店”的达标率在98%以上。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建成和使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涵盖市区所有街道、广场、游园、站点等,并对178个存在“脏乱差”等“顽疾”的无主管庭院进行提升改造。

现在的许昌,满目绿色。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463.7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3858.91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720.6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62%,绿地率达36.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4平方米。

我市全面开展灞陵桥、春秋楼、曹丞相府、塔文化博物馆等景区的提升建设,实施鹿鸣湖体育公园、芙蓉湖公园、北海公园、东湖游园、许都公园、西湖公园、运粮河公园等7个综合性公园、游园的提升改造,提高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

创建文明城市的终极意义是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如今,许昌百姓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因文明城市创建发生的变化,并成为创建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给力生态文明,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强

每天早晨7时许,家住老城区的孙兵便会骑着“小绿”来到护城河边,加入“暴走”上班群。

每逢节假日,市民王花蕾都会带着孩子掏3元钱坐“水上公交”,享受乘船的快乐。

每天晚上,许都公园都有数百人跳广场舞。“以前,吃过晚饭只能看电视;现在,城市环境好了,晚上出来跳跳舞,心情也愉悦了。”市民刘秀花说。

“护城河提升改造后,城市有了水,也有了灵气。如今,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舒心了。”家住护城河边的退休干部王志德赞叹道。

……

这些赞许都得益于许昌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创建全过程。

近年来,我市以创兴水,补齐水资源短板,建设水生态文明;以创增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以创促管,摘掉“许脏”帽子,提升城市“颜值”;以创惠民,倡导绿色发展,共享美好生活。

创建不仅是城市“得牌”,更是群众“得益”。生态惠民不仅是目标,更是承诺。创建中,许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广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出行,开展绿色服务,打造“15分钟健康圈”“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今年,我市投资1.27亿元,在中心城区建设398处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中小学校、医院、交通、农贸市场、社区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让群众生活得更便利、更舒适;推进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智慧城管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更优良、更高效的城市管理服务;抓好社区综合治理,加强环境改善和设施改造,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让社区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持续发力,让生态宜居更有质感

2016年,许昌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核心的“五城联创”,绘就了一幅振奋人心的美好蓝图,引起市民高度关注。

作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我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完工,形成了以82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呈现出一幅“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为许昌打造了如诗如画的滨水景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城市中轴水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段是许昌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之一,也是第一个公园水系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透水园路、植草沟、渗渠、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驳岸、生态浮岛和生态湿地已基本建成,沿河园路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2016年,我市启动“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力争2020年完成创建任务。

实施“五城联创”,就是要满足群众新的期盼和要求,与时俱进、拉高标杆,通过开展新一轮的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彰显许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今,我市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崇德向善之城、文化厚重之城、和谐宜居之城”的新“三城”目标。

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市人民会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一个绿满全城、清水绕城、古风新韵、精致秀美、个性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将“如期而至”,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闻连连看

许昌居民获得感全省最强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由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发布,是我省社会治理方面最系统和权威的研究报告。在7月9日发布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中,专门开辟《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感调查分析》一章,通过综合评定,许昌市居民获得感指数、安全感指数、信心感指数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同时公布的《河南省宜居城市调查分析》,从政治文明度、社会和谐度、经济发展度、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城市喜爱度等6个方面,对全省18个城市的宜居程度进行测评,许昌市宜居度得分77.4分,居全省第三位。

什么是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指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宜居城市的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美誉度高。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7项一级指标、48项二级指标、74项三级指标组成。

责任编辑: 谢雯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