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前6个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2万户、同比增长11.64%, 新增注册资本331.4亿元、同比增长33.33%
7月24日,许昌市国税局工作人员在许昌市民之家国税服务窗口为群众办理业务,确保群众不跑“第二趟”。记者 牛书培 摄
核心提示
最近一段时间,住建、国土、税务部门联合办公,为不动产登记提速;“三十五证合一”开始办理,使深化“放管服”改革再上新台阶。
许昌市民之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度,减少群众等候时间,增加实际工作时间。其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关键是提供深层次的服务,绝对不只是一杯咖啡、一个笑脸。
那么,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我市是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服务格局,真正实现让老百姓“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趟腿”的?
行政审批“瘦下来”,创业热情“涨上去”
在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河南力旋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加快生产。他们生产的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到准备登记材料,工商部门提前介入,全程提供指导服务,使我们在一天内完成了注册登记;同时在项目签约、生产建设等方面,让我们都能‘轻装’前行。”河南力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立感慨地说,“我们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高效的审批服务和良好的政务环境。”
许昌市在实行并联审批、项目代办等简化审批流程的一系列举措后,已为许昌电梯产业园、森源新能源汽车园等重大项目提供直通车服务200余次。优良的软环境,使一个个重点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许昌市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98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是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辖市;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去年以来,通过在线审批业务平台,办理业务647项;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去年以来,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1万份……
为保障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加快推进“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改革实施方案》等7个配套文件,全面整合、优化涉企证照事项,打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行政审批“瘦下来”,创业热情“涨上去”。今年前6个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2万户、同比增长11.64%,新增注册资本331.4亿元、同比增长33.33%,实现了质与量的“双提升”。
审批“零等待”,5个工作日内出具正式审批文件
许昌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培育出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和一大批名牌产品、驰名商标。
因此,许昌将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比全省其他省辖市迈出更大的步子、实施更好的举措,使企业注册更加便利,带动新注册企业快速增长,让民营经济继续领跑全省。
今年上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深入市、县产业集聚区,宣传审批政策,使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不走弯路;同时跟进文化艺术中心和沃特玛许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消防综合训练基地、恒达魏源等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进行模拟审批、联合审批政策宣讲,保证了联合审批的高效、快捷。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创新审批模式,提高建设投资项目的审批效率,建设高效联审服务通道,我市出台了《许昌市建设投资项目模拟审批暂行办法》。在投资、建设、文化旅游、民生等项目审批领域和规划、土地、建设等项目审批关键环节,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最大限度地精简优化。
我市出台《许昌市建设投资项目模拟审批暂行办法》的目的是,加快民营投资落地,以审批上的便利、政府的减权,创造一个优良的营商环境。市发改委、许昌市民之家和市商务局要认真落实牵头责任,通过实施并联审批、模拟审批、项目代办等措施,加快投资审批速度,吸引更多民营资本来许投资兴业。
市发改委、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等可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并将模拟审批文件转换为正式文件。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网上推送公共服务、开放数据,“人力跑腿”变为“数据跑腿”;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推行公开透明服务,最大限度地利企便民。
洛阳市洛龙区,企业通过手机APP“智慧洛龙”就可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且从今年1月起到现在,这个比例已经达到95%。
杭州市的市民之家,群众办事需要交纳的费用通过支付宝扫码就能自助交费,不用去银行排队。
不久前,江苏省政府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上线,承诺的口号是“不推一扇门,不见一个人,办成所有事”,目前,八成服务事项都能在网上办了。
……
这些例子不得不让我们回头看看,我市有多少事项可以实现网上办理?能不能推出手机APP“智慧许昌”?能不能通过支付宝、微信等进行网上交费?
很快,这些都能实现。按照省网上政务服务办理进度,我市将确定全市原件预审、原件核验和全程网办的事项,针对事项服务能力分为一到五星五级评级,建立网上审批事项动态管理目录。9月底前,我市将完成系统完善工作,使网上平台功能更加丰富、使用更加便捷、操作更加简单,实现主要审批业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11月15日前,市、县、乡三级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
12月15日前,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我市将实现网上行政审批市、县、乡三级覆盖,重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今年年底前,实现各部门独立的办公平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横向连接。
新闻连连看
“放管服”这些名词需要懂
1.“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2.“两集中、两到位”: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3.“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政府部门在进行市场行为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4.“权责清单”:权力清单就是把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行使的行政职权和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对应责任等,以清单形式明确列出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责任清单主要是将与行政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逐一厘清,明确责任主体,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来。
5.“多证合一”:将政府部门发放的多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能达到预定的可生产经营状态,最大限度地便利企业市场准入。
6.“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市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尽快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加强网上审批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审批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依据“互联网+”模式,以受、审分离为标准,努力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前台统一受理、后台综合审批、信息全流程网上传递,最终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办事”。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