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筑牢全民健康之堤 护佑百姓生命安全

——我市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夯实群众健康基础工作纪实

摘要: 风雨踏歌来,春华秋实展丰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宗旨,创新工作模式,高位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巩固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市民健身忙。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社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东城区开展医疗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向市民讲解肺结核病防治知识。 牛书培 摄

市卫计委主任印庆跃(中)、调研员赵金锋(右一)到魏都区五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 市卫计委基妇科供图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关乎每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

风雨踏歌来,春华秋实展丰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宗旨,创新工作模式,高位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巩固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带来的实惠,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


健全机制、组织到位,全力推动项目有效实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重大的惠民政策,全面保障落实既是要求,又是责任。为此,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全市“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市政府还将其列入今年的“150项重点工作”之一,常抓常议,破解难题。

为确保工作落实,市卫生计生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主任印庆跃为组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明确了各相关单位职责,确保项目有效开展。

为确保项目正常实施,我市在资金保障方面坚持“两优先”,即优先安排预算、优先拨付到位。我市每年年底将下年度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省、市财政配套资金的70%预拨到县(市、区),6月份前将当年资金全部拨付到位。

同时,为了有效推进项目实施,近年来,我市加强对市、县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督导专家组的培训,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规范、引导、激励作用,从制度建设、资金使用、项目执行、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等4个方面,坚持每年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两次全面考核排名,考核结果与名次作为下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级配套资金的重要依据,并在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接受群众监督。伴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一个覆盖城乡、区街联动、分级管理、协调一致、执法有力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网底” 打造百姓的“健康方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壮大乡、村两级医疗人才队伍,让基层医疗机构成为百姓的“健康摇篮”。

服务网络逐步健全。近3年来,我市投入7225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41个,投资2025万元实施58个乡镇卫生院取暖建设项目,使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得到新的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枢纽”地位不断加强;投入近2.2亿元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300个,并配备了医疗仪器,筑牢了农村卫生服务“网底”。

基层改革稳步推进。为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设,市卫计委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人数,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对机构及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市卫计委联合市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的补充意见》,落实基层卫生人才政策,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力量。近5年来,我市通过“51111”“369”人才工程等专业卫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为基层培养引进专科以上医学生1640名,培养基层医务人员8322人。为稳定和加强村医队伍,我市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村医管理措施,完善待遇补偿和养老政策,对2012年以后新增的65岁以上村医,其退出后的补助费用由县财政统筹解决。

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市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完善机构布局,提高服务能力,补齐基层短板,全力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2016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完善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打造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纳入2016年全市“十件民生实事”,并将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政府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其举办费用、发展费用由政府财政予以支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万至10万居民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在中心城区由市、县(区)两级财政按5∶5的比例投入1.03亿元,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改扩建5个、规范提升4个,规范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96个。今年全部建成后,居民步行15分钟以内即可找到一家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提高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提升服务功能。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保健、预防、医养等新需求,我市不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了中医科、老年人健康管理科、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科、慢性病管理科、精神(心理)科等5个科室。同时,对接诊区、诊疗区、医技区、康复区、中医区、预防保健区、住院区实行分类划区管理,优化布局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完善装备配置。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我市对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个中心300万元的标准,配备诊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3类47种设备(包括高配体检车、DR、B超、生化分析仪等);对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统一配备,并建账管理。为推进社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我市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16台计算机以及交换机、打印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信息化设备,推动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共享。

理顺管理体制,实施分类管理。我市对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政府举办,在准入设置上达到“六个统一”,即标识统一、样式统一、科室统一、装备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对改扩建及规范提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管办分开,保留其原有性质,按照“法人独立、账户独立、经费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独立”的要求逐一规范,并逐步过渡到政府举办,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队伍建设专业化。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建设的同时,我市通过实施“369”人才工程、从公办医院调剂、定向招聘、聘请专业人员、对口帮扶等方式,充实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立逐级培训机制,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预防保健、注册护士、药学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使其充分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打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市始终坚持把服务质量作为项目的生命线。

以创建促提升,创新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为全面贯彻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创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乡镇(社区)”活动,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全面,督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组织机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以基本医疗为主向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转变,确保13类4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到位。经各县(市、区)自评、市卫计委组织专家验收,全市有19家乡镇卫生院达到示范标准,有14家乡镇卫生院荣获“全国群众最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

推行签约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服务,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通过贫困人口先行、稳步推开,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及时、综合、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受到城乡居民的普遍好评。

为实现“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基层”的有序就医秩序,我市加快“一卡、一云、一点”信息化建设,采取“分片包干、分工协作、分级服务、分类管理”的形式,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卡”,即居民健康卡,目前全市制作发放40万张,覆盖城乡居民9.2%。“一云”,即基层医疗云计算项目,加快基层业务软件推广应用,为基层医疗机构内部五大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创造条件。“一点”,即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点,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并积极推行分级诊疗服务。

为切实增强签约双方的获得感,我市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如,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居民,采取上门随访、上门体检、上门送报告单等方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针对重症精神病、结核病等特殊人群,实行专人管理,“一对一”服务,既落实了管理责任,又提高了管理效率;针对孕产妇、0至6岁儿童,采取预约服务、定期服务;针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我市多次举办公众健康教育咨询和讲座,参加健康教育活动者37.1万人次。良好的服务带动并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城乡居民的满意度。

目前,我市已组建81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已纸质签约常住人口84513人。其中,签约0至6岁儿童5041人,签约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0436人,签约孕产妇706人,签约糖尿病患者3688人,签约结核病患者118人,签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669人,签约辖区内残疾人4782人,签约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口318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数67296人,城乡低保五保人口签约数18324人,全市贫困人口已实现全覆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筑牢健康之堤,春风细雨润滋百姓心田。5年来,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序推进,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百姓“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健康愿景正在实现。

基本公卫这五年

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5元提高至2017年的50元,服务项目由10项增加至 13项。

→1.3亿元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市、县财政先后投入1.3亿元,对中心城区的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不同类别进行新建、改扩建、规范提升,着力打造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

→9250万元加强乡镇卫生院“枢纽”地位

近3年来,我市投入9250万元,使全市78所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枢纽”地位不断加强。

→2.2亿元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网底”

投入近2.2亿元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300个,并配备齐全的医疗设施。

→81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上门服务84513人

以全市划分76家乡镇卫生院和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已组建81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纸质签约常住人口84513人。

→培养基层医务人员8322人

我市通过“51111”“369”人才工程等专业卫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为基层培养引进专科以上医学生1640名,培养基层医务人员8322人。

截至2016年

●我市4284600人享受免费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29%;

●为儿童预防接种500283人,建证率达100%;

●孕产妇早孕建册人数达52593人、建册率达90.3%,产后访52593人、访视率达92%;

●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503173人,管理率达95.1%;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390440人,管理率达83%;

●二型糖尿病健康管理131753人,管理率达66.6%。



责任编辑:

附件: